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南阳府衙宾兴馆——知府会见生员、举行宾贤荐能活动的场所

   日期:2025-10-03 16:30:39     来源:南阳声速文化传媒    浏览:0    评论:0    

咸丰五年(1855年),顾嘉蘅第四次任南阳知府,开始在府衙东线建筑之后,创建宾兴馆。

据顾嘉蘅创建宾兴馆碑记载:宾兴馆“上房五大间,均相联络,东西厢房各五间,过厅五间,西围屋群房六间,东围屋三间。”现存上房、厢房和过厅,平面图呈“回”字形,现在建筑面积382.55平方米。

其正房额枋上的雕花云墩图案有一盆莲花、三只戟,寓意“连升三级”;还有“麒麟送子”图案等。

宾兴馆在清代,主要是知府会见生员、举行宾贤荐能活动的场所。这些活动中,最值得称赞的是资助贫困学生。

后来,为抵御捻军的进攻,清咸丰、同治年间,南阳知府顾嘉蘅举办团练,训练兵勇,教习战术科目。兵勇食宿暂时安排在宾兴馆。因成功抗击捻军,大获全胜,受到上级表彰,顾嘉蘅亲书“团练宾兴馆”匾额并勒石记之。碑刻中记载:战争时,“宾兴馆”被用作“团练公局”;无战事时则作为“三星祠”。

“三星祠”是宾兴馆的另一种称呼,其作为南阳府衙署外衙神之祠,主要供奉福星、禄星、寿星三星,供人们平时祭拜之用。

匾额:

原为“团练宾兴馆”,后改为“宾兴馆”,现代著名书法家张志和书写。

楹联:

免礼为之,正人心,厚风俗,实为根本

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

意为:官员要致力于端正社会风气,淳厚民俗,选拔培养人才,文治昭昭,不可些许懈怠。体现了传统官箴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强调官员应将百姓福祉和国家治理放在首位。

此联原文为:“免力为之,正人心,厚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出自余上国题奉天府丞大堂的联语。勉力为之:指官员应该努力履行职责,尽职尽责;正人心:官员要通过道德教化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厚风俗:为官者要倡导良好行为改善社会风气;文治彰矣:通过表彰文治政绩树立榜样,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拔真才: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加训迪: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养;勿懈功夫:谆谆告诫官员需要持续努力,不可懈怠。

梁上国(1750—1818年),字斯仪、九山,长乐县江田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选庶吉士。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授编修,转御史给事中,历奉天府丞兼提督学政。嘉庆十二年(1807年)迁詹事府少詹事,升任太常寺卿。

此联为当代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所荐并补书。

(图文:周励)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