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至,古人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当太阳行至黄经195°,大地向着更深邃的秋日进发,那清晨草叶上带着寒意的露珠,正宣告着秋凉与冬寒的应生。

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最后一批鸿雁如迟归的宾客,为南迁的旅途画上温柔句点;雀鸟敛起踪迹,古人便想象它们将雀羽化作滩涂间蛤蜊外壳的花纹,把秋日离别酿成生命轮转的浪漫;百花开尽之时,菊花傲寒盛放,以灼灼暖黄点染萧瑟深秋,将秋的风骨绽得清贵。

寒露秋爽,自是多几分风雅畅怀。登高望远,看层林尽染,枫叶红如燃火,银杏灿如泼金;临溪垂钓,看水面漾起细碎的波光;食麻润燥,蟹肥酒清,赏菊品茗,闻香四溢。于农人,则抢抓“三秋”大忙的关键期,换得土地最慷慨的馈赠。

寒露过后,凉意转寒,黑夜愈长。请记得及时添衣,保暖双足,在转瞬即逝的锦绣秋色里,心有所栖,温润念安。
编辑/胡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