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龙江好“丰”景| 龙江特色农业集中收获 丰收的田野书写振兴新篇章

   日期:2025-10-08 14:02:46     来源:央广网    浏览:0    评论:0    

央广网哈尔滨10月8日消息(记者陈显春)据农情调度,9月末,黑龙江省秋收工作由南向北全面铺开,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等作物进入集中收获期。

绥化市北林区兴福镇作为绥化市大豆主产区和优质高蛋白大豆的重要来源地,全镇15000亩大豆田长势旺盛,在兴福村村民陆春锋的大豆田里,一排排大豆植株挺拔整齐,饱满的豆荚挂满枝头,微风拂过,豆荚碰撞发出“沙沙”声响,宛如丰收的序曲。

成熟的大豆田(央广网发 蒋宝栋 摄)

“今年我用大垄双行密植技术,比小垄种植每垧地能多收1000多斤。”陆春锋一边翻看豆荚,一边向记者介绍。兴福镇依托北大荒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全程托管服务,还打造了大豆产销一条街,聚集了18家大豆收储企业,年集散经销优质大豆20万吨。

谷子熟了(央广网发 邹建宇 摄)

同样,在肇东市里木店镇永丰村的田野上裕村香联合社的红谷小米也进入采收期,一望无际的谷田中,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仿佛铺就了一条“金色致富路”。

“看这长势,今年又是个好年景!”合作社成员郭亚芝边挥镰边笑着说。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裕村香红谷小米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有机认证,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更远销海外,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红谷子(央广网发邹建宇 摄)

合作社理事长邢茂云站在田埂上,向记者介绍起她们的“品质秘诀”。“为避免化学药物残留,确保红谷小米品质,我们都是人工进行除草。”

今年,裕村香品牌红谷小米种植面积达2750亩,其中1750亩获得有机认证,占总面积的六成以上。邢茂云透露,年初品牌就与韩国、日本签订了25吨的出口订单,价格高达每斤75元,远超国内市场均价。“国外客户看中的就是我们的有机标准,一吨小米能卖到15万元!”她兴奋地补充道。同时,国内订单也突破200吨,通过全国25家分代理,这些“金色珍宝”已摆上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在明水县永久乡永久村刘青怀屯的500亩黑豆基地,负责人高亮说,今年我们选用的品种是“五黑1号”,颗粒饱满。能有这样的长势,离不开基地的科学管护。自春耕播种起,基地就严格执行“统一品种选育、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的标准,再加上测土配方施肥精准供给养分、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即便进入10月昼夜温差加大,豆株依旧稳扎生长。

明水黑豆(央广网发 高伟 摄)

“比起黄豆,黑豆每市斤能多卖1元多,而投入成本差不多,利润却高了一大截。”高亮说。

明水县明水镇向荣村的油桃种植基地,7个大棚整齐排布,4000多颗油桃树舒展枝叶,鲜红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

油桃(央广网发 高伟 摄)

“这油桃苗具备抗寒特性,再加上大棚的‘保暖秘籍’,算北方天寒地冻,也能让油桃树稳稳扎根结果。”基地负责人王凤明说。过去,北方冬季严寒曾是油桃种植的“拦路虎”,而明水通过农业技术创新,破解了寒地种植难题,不仅让百姓吃上了本地优质油桃,更蹚出了一条寒地特色种植的新路子。

大豆、小米、黑豆、油桃,这些产自黑土地上的“黑土优品”,正以高附加值奏响了振兴新篇章。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