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卫东区综治中心会议室内,李某某与杜某某在公、检、司、法、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联合调解下,就“因滑道失修造成孩子受伤”一事签署了调解协议书,一场长达3个月的纠纷已画上句号。这场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是该区创新基层治理、打造矛盾纠纷“终点站”的生动体现。
为提升基层矛盾化解效能,卫东区委政法委自今年6月起,整合16个部门力量,按“1+4+5+N”标准重建综治中心。该中心遵循调解咨询前置、诉讼信访兜底原则,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科学划分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三大功能区,内设人民调解、心理服务、信访接待等专业室站,并创新推出“常驻+轮驻+随驻”机制,人民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常驻,住房和城乡建设、妇联等单位轮驻,通过“流转单”实现闭环管理,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群众办事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卫东区委政法委书记胡瑞挺说,目前该中心已实现劳动人事、法律援助等高频事项“一窗受理”,并接入“雪亮工程”等线上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与全区实时调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该中心每周一定时召开周例会,研判复杂案件,挖掘群众深层需求。在“滑道失修致孩子受伤”纠纷的调解中,该中心坚持“法为基、理为尺、情为润”——面对争执,调解员援引法律厘清责任;针对情绪对立,采取“分而化之”策略,以孩子心理为切入点搭建沟通桥梁。最终,通过充分协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避免了矛盾升级。
“每场研判会、调解会都记录归档,经验在部门间流转。”该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引导受理——分流交办——办理反馈——风险评估——追踪回访”的闭环体系,确保每起纠纷不仅案结,还要事了、人和,让法理情理在基层扎根。
此外,该中心还积极整合法学会、工会等群团力量,邀请退休干部驻点办公,构建多元协同共治格局。
“卫东区综治中心将聚焦提升源头治理与矛盾化解能力,通过优化矛盾处理体系,创新多元化调解方案,完善群众利益协调与权益保障机制,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解决辖区矛盾纠纷的‘压舱石’。”胡瑞挺说。(来源:平顶山卫东区委宣传部 作者:朱江淼 徐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