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河南渑池:分级前置暖烟农 片片“金叶”映增收

   日期:2025-10-10 17:02:33     来源:金台资讯    浏览:0    评论:0    

初秋的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晨雾尚未散尽,烟田里的采收身影已渐次忙碌,烤房里飘出的甜香已悄然漫进村庄的每个角落。

60岁的张建国把刚采收的烟叶码得整整齐齐,脸上没了往年的急慌,笑着说道:“往年这时候,采完烟就得四处托人找分级工,一天百十来块工钱不说,还总怕分不准卖不上价。今年好,拉去乡里的分级站,专业人干专业事,省心又省钱!”说着,他把烟叶装上三轮车,往不远处的仁村乡烟叶专业分级服务站赶去。

眼下正是烟叶采烤收购的关键期,“分级难、用工贵、卖价忧”曾是烟农们每年绕不开的“忧心事”。为了把这些“愁事”变“顺事”,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聚焦烟农增收的“关键点”,联合当地烟叶合作社,在全县10个种烟乡镇建起14个专业分级服务站,用“固定站点+专业队伍”的贴心服务,让一片片金黄的“烟叶子”,鼓足了烟农的“钱袋子”。

走进仁村乡分级服务站,几名穿着浅灰色工装的分级员正围着烟叶忙碌:有人仔细挑拣带病斑、破损的杂叶,有人按颜色、油分把烟叶归成不同堆,墙上还贴着烟叶等级样品展板,每一项分级标准都看得明明白白。张建国站在一旁,看着自家烟叶被有条不紊地分拣,忍不住跟分级员唠起来:“你看这片叶,我还以为跟旁边的差不多,原来油分差一点,等级就不一样啊!”

“叔,您放心,我们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烟站还有质检员盯着,保证每片叶都‘对级入座’。”分级员边说边拿起一片金黄的烟叶,“这片颜色正、油分足,是中橘二,单独打捆能多卖不少钱呢!”

这样的安心,烟农王慧玲也深有体会。她种了10亩烟,往年烤完烟,得雇两个人分3天,光工钱就花几百元,还得管吃管住。今年她把烟叶拉到天池分级服务站,半天就分完了,“分好直接预约交售,不用来回拉回家折腾,等级也有保障,心里踏实得很!”

分级员们不只是“分拣工”,还是烟农的“田秀才”。在英豪镇西英豪村,分级员们常趁着烟农送烟叶的间隙开“移动课堂”。针对大家常犯的“混级堆放”“漏挑杂叶”问题,分级员现场示范分拣手法,还编了段顺口口诀:“先挑病斑破,再看色与油,等级分清楚,卖价自然优。”烟农李大叔掏出手机把口诀录下来,笑着说:“这几句接地气,以后咱自己拾掇烟叶,也能心里有谱!”

“分级前置不是‘走过场’,质量才是根。等级准、纯度高,烟农才能真正得实惠。”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烟叶生产收购服务部负责人崔亮的话,道出了服务的核心。为了守住质量关,他们建起了“三级管控”机制:所有分级员先集中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烟站质检员每天驻点督导,随机抽检分级后的烟叶;定期开“等级眼光校对会”,统一标准,避免“你看是一级、我看是二级”的偏差。

夕阳西下,果园乡分级服务站的灯还亮着。分级员们正把当天分好的烟叶装袋、贴标签,烟农陈亚林抱着一袋烟叶,脸上笑开了花:“今年烟叶质量好,分级又专业,我算了算,比往年能多赚几千块!”他的话,说出了不少渑池烟农的心声——往年总怕“好烟卖成差价钱”,今年有了专业分级兜底,大家心里的石头都落了地。

暮色里,金黄的烟叶映着烟农们的笑脸,从烤房到分级站,再到收购点,每一个环节都透着专业与温暖。在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的贴心服务下,分级前置不仅守住了烟叶质量,更成了烟农增收的“助推器”。这片片“金叶子”,载着烟农的丰收希望,也铺就了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路”,让烟田真正变成了群众的“幸福田”。(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马晓琪)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