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梳理总结了近年来省内形成的系列做法,供各地推进相关工作参考借鉴。近日,佛山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入选省城乡融合典型案例入选。
佛山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入选省城乡融合典型案例入选省城乡融合典型案例。
资料显示,2023年以来,佛山锚定“全国一流”目标,以全面深化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为基础、建设“三资”智慧云平台为抓手、全面实行区级网上交易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率先建成了具有资产台账完整、资金监管留痕、实时线上交易、功能涵盖全面、自动分析预警等特点的一体化监管平台,构建起农村集体资产智慧监管服务体系,打造了区域统一规范的集体资产流转交易市场。
主要做法包括:高位协同推动,实现监管从“散装”到“集装”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三资”监管责任体系,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形成佛山全市一盘棋统筹监管新格局。加强统筹领导。增设佛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资”监管专项组,组长由佛山市领导担任,佛山市纪委监委、佛山市委农办、佛山市农业农村局、佛山市政务和数据局等佛山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区政府为成员。佛山各区相应设立组织架构。优化机构配置。成立佛山市区两级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目前共配备72人,专职负责“三资”日常管理和网上交易服务,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区交易、市统筹”的运行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全面构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服务新模式。建强工作机制。组建改革工作专班,统筹精干力量牵头抓总,梳理出8大类、33条工作要点,采取清单式管理,做到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逐月排工,挂图作战。佛山各区同步设立改革专班,构建上下左右沟通协调对接工作机制。健全推进机制。组建调研组,既到先进省市学习经验找差距,又深入基层一线破堵点、解难题、抓落实。
其次是全面清产核资,实现“家底”从“纸面”到“云端”全面、深入、彻底地开展资产清查,全面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共清查资产约41.89万宗,为后续资产管理和交易工作打下基础。统一清产核资数据标准。制定清产核资实施意见及工作指引,统一佛山全市的资产资源编码规则,成立“1+2+5+1”清产核资工作力量,按照全流程10步工作法进行清查,实地对资产进行全方位拍照,依托自然资源部门最新脱敏卫星地图对资产进行定位和数字化描边,建立标签化、可视化的“数字云图”。严把清产核资进度关和质量关。通过周报制度、定期会商等方式解决清产核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措并举提升清产核资工作质效;通过与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数据交叉核验、图层比对、部门联动,保障清产核资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此外,佛山升级建设平台,实现交易从“线下”到“线上”建成佛山全市统一、分区应用、一网通办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实现资产登记、交易、合同管理、财务核算、收益分配、成员管理等全链条闭环管理。规范网上交易机制。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区交易、市统筹”交易运行机制,围绕“七统一”管理模式,明晰各级权责。优化交易服务。平台关联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粤信签),竞投人刷脸注册登录,直接在线缴纳交易保证金和出价竞投。对接佛山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机构,实现交易保证金缴纳、退回、罚没全自动在线闭环处理。建立智慧云平台完善和问题处理工作机制,快速解决交易难点堵点,有力保障网上交易顺利实施。丰富交易模式。提供网上竞投、网上竞投(批量)、简易竞投、公开协商、定价招租、书面竞投等6种交易模式,既满足不同资产的多样化流转交易需求,又确保程序规范、公开透明。
佛山还营造浓厚氛围,实现名气从“小圈”到“大众”持续营造“三资”改革宣传浓厚氛围,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开展改革宣传和业务培训,提高佛山“三资”知名度。精准培训赋能。一方面把业务培训“送下去”,各区成立指导组(讲师团),全方位开展巡回宣讲,累计组织业务培训班超350场,完成培训超45000人次,另一方面把基层工作人员“请上来”,组织各区选派业务骨干分批到市改革工作专班跟班学习,提高跟学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熟练规范程度。广泛宣传造势。制作近万本宣传小册子,派发各区广泛宣传“三资”管理服务改革,营造推进改革的浓厚氛围。推出国粤双语版本的网上竞投操作视频,开设新闻媒体改革专题专栏,重点跟踪报道“三资”改革。组建宣讲团,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和推广。
佛山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交易总额突破370亿元,交易项目在新定底价上溢价超29亿元,集体增收、发展增效的共赢格局日渐凸显。改革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中央财办、中央农办调研组充分肯定,平台入围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应用软件系统征集成果发布名单,获全国推广。
采写:南方+记者 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