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昨在桂山岛举行 受访者供图 |
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悦报道:10月11日上午,珠海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风景如画的万山区桂山岛举行。通过一系列重磅发布与集中展示,一条以“媒体+”为传播引擎、以海洋牧场为产业基石、以港珠澳大桥为流通动脉、以品牌融合为价值高地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区路径”清晰呈现。
珠港澳三地渔民同庆丰收
在“百岛之市”珠海万山岛上举办的丰收节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珠海与港澳流动渔民共同欢庆丰收的场景。被大家亲切称为“根哥”的港九渔民联谊会理事长周水根格外欣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丰收节,与珠海的渔民兄弟们共享丰收成果、共庆丰收喜悦。珠海的海洋牧场、水产预制菜产业园,让我们看到了港澳渔业的未来。”
香港渔民团体联会创新科技小组组长林杰棠表示:“珠海农海产品的深加工令人眼前一亮。特别是活鱼从渔场直送家庭的活鲜快递技术,如果我们港澳流动渔民也能运用起来,让在南沙群岛捕捞的鲜活‘珍珠斑’‘红爪子’,生猛地‘游’进千家万户,那该多好。”
澳门渔民互助会副会长陈明金对“媒体+”充满期待:“丰收节上,我们发布了《流渔之歌》,推出了‘流渔’公用品牌。我们港澳流动渔民不仅要会捕鱼,更要会卖鱼,要卖出带有‘流渔文化’的鱼,在物质价值之外创造文化价值。这正是‘媒体+’为我们带来的新思路——用传播赋能品牌,用故事点亮渔获。”
传播力转化为产业驱动力
本次丰收节不仅是庆祝的盛会,更是对珠海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系统检阅。今年,广东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珠海积极响应,将“珠海年鱼”和“白蕉海鲈”列为重点品牌。通过联合羊城晚报推出“粤味明珠”专题推广、携手南方都市报举办美食分享会与大型直播、依托珠海传媒集团融媒体IP讲述品牌故事等系列举措,白蕉海鲈的品牌形象日益年轻化、立体化。品珍科技联合东方甄选直播两天售出超30万条海鲈,销售额突破800万元;集元水产与香港九龙冰室现场签下20吨采购意向,充分彰显“媒体+”从传播力到产业驱动力的高效转化。
在“珠海年鱼产品发布”环节,五款融合珠海元素的2026年年鱼礼盒亮相,涵盖万山金鲳、金湾黄立鱼、斗门鳗鱼等品类。背后是强大的产业园与冷链物流支撑——集元水产新工业园引入首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效率提升300%,配套冷库储量超21万吨。“年鱼经济”已成为珠海农业支柱产业。
“流渔”品牌标识在本次丰收节正式发布,标志着港澳流动渔民渔获品牌化、数字化迈出关键一步。通过“媒体+”赋能,“流渔”品牌将推动深海野生渔获从“粗放销售”转向“文化营销”,以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承载南海记忆的渔味更快“游”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