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日前,在潍坊寒亭区固堤街道西安村一处萝卜种植基地内,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杨晓东蹲在地里,仔细检查萝卜根系和叶片生长情况,并根据实际问题一对一提供技术指导。
市农科院专家察看萝卜生长情况,提供技术指导。
“连续降雨易造成萝卜发生黑腐病、黑斑病等病害,这片地里的萝卜叶片叶缘普遍出现‘V’字形黄褐色病斑,叶脉变黑、叶缘变黄、髓部呈黑色干腐状,可选用氢氧化铜、噻菌铜等农药防控。同时,利用旁边的水井或水沟,安装排水泵,及时降低本地块地下水位,减少地表积水,以免萝卜根系长期浸在水中产生涝害。”杨晓东告诉种植户。
为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市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量身定制差异化解决方案,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为种植户提供精准化农技服务。在昌邑市增信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增信看着玉米接连倒伏泛起了愁思,好在潍坊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所长王同芹及时“支援”,给当地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市农科院专家开展玉米穗腐病风险调查。
“专家们在实地察看了玉米收获进度、土壤墒情及秋种准备情况后,针对玉米收获难题,提出了分类抢收、多措减损的技术方案。我们听取专家建议,正组织力量及时抢收已成熟且机械可下地的地块,调度履带式收割机抢收湿度过大、轮式机械无法作业的地块。至于那些积水严重、出现倒伏的地块,也已经组织农户紧急开挖沥水沟、疏通沟渠,力争颗粒归仓、减少损失。”夏增信干劲十足。
为确保秋粮及时收获、秋播顺利开展,9月30日至10月10日,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潍坊小麦玉米产业服务团成员、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负责人于海涛,深入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安丘市、昌邑市、峡山区、诸城市等重要农业产区,开展“三秋”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
“此行主要目的是针对目前‘三秋’生产工作面临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对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建议推行适期晚收,充分延长灌浆时间,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籽粒破损与霉变风险;针对小麦播期延迟的现实情况,指导农户坚决贯彻‘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质量第一’的原则,推行以‘适墒应变、抗逆精播、以技补晚、以促为主’为核心的抗湿晚播技术。”于海涛告诉记者。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潍坊市农科院开展的科技服务行动为农户应对当前不利天气、科学开展农事操作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支持,增强了农户抢收抢种的信心,对稳定当地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新派客户端
编辑:张永超 李新花 李婕宁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