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乡村振兴咋续航(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农”墨重彩卷)

   日期:2025-10-12 22:30:35     来源:金台资讯    浏览:0    评论:0    

平原片区沃野千里,金色玉米田绘就丰收的画卷;丘陵片区瓜果飘香,丰硕果实孕育着多元产业发展的活力;山地片区层峦叠嶂,绿色宝库承载着生态富民的底气……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是乡村振兴的三道必答题。“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3.7%,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2024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2%、生活污水治理率46.3%,均比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广袤的中原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如何在现有成就上续航,让中原乡村的画卷更动人,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产业升级是续航的核心引擎。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优势突出。近年来,河南立足发展优势,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运营“豫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建设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和冷链食品、先进农机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联盟,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10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9家、数量居全国第2位,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45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1479个。河南正从“中原粮仓”变为名副其实的“国人厨房”“世人餐桌”。

今年,河南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河南省因地制宜发展设施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乡村富民产业和设施种植业发展行动,加力建设粮食、畜牧渔业、乡村农文旅等6大产业集群,培育小麦、生猪、食用菌等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推进我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续航的坚实底色。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修缮630间明清古建筑,2024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30万人次;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引来创客团队,旧民居变成文创小店,红色文化与乡村风情碰撞出新生机;禹州市神垕古镇以钧瓷技艺为魂,让千年窑火照亮乡村文旅路……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强化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让乡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文化赋能的故事,正在河南乡村不断上演,让游客感受中原文化魅力。

改革创新是续航的动力源泉。滑县作为全国“小田并大田”试点,把零散地块整合连片,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得以提升;获嘉县供销合作社、农机发展中心、无人机飞防手联合组建的飞防联盟,成为保障小麦稳产增收的重要技术力量;巩义市米河镇明月村成立明月村经济合作社,吸纳农户186户578人,通过劳务输出、特色旅游等拓宽增收渠道,全年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河南正通过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如今,河南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19.6万家、27.5万家,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665万亩、占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3.26%,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12.7万家,农业组织化、经营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有力有效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省农村集体资产4226亿元,有经营收益的村占比86.2%,真正实现改革红利大家享。

乡村振兴是持久战,要久久为功、笃行不怠。作为农业大省、中原粮仓,河南立足农业农村大省发展实际,持续以产业为笔绘富民图景,以文化为墨传中原根脉,以改革为帆驱乡村远航,让“千万工程”的“金钥匙”转化为中原乡村的发展密码。

从中原到东盟,共谱粮农画卷。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将在郑州启幕,这场大会不仅是粮农技术的对接平台,更是两地乡村发展互学互鉴的重要起点,将为河南乡村振兴开拓新思路。

刘一洁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