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国粮仓,东盟是全球稻米主产区,也是重要粮仓。今天,两个粮仓的握手,发出强烈信号,面对动荡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中国和东盟各国要继续加强农业合作、共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
河南和东盟为什么这么重视农业方面的合作?未来双方还有哪些合作的方向?
首先是合作基础深厚,东盟连续八年稳居中国第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也是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像我们熟悉的泰国正大、新加坡丰益国际等东盟国家企业,也在不断扩大在河南的投资规模和范围。河南的双汇、牧原、蜜雪冰城等不仅在东盟开设了门店,更设立了加工厂、冷链仓储等。可以说彼此的合作正在深化,今年前8个月,河南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到743亿元,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
今天活动是一场高规格国际会议,参会的有泰国前副总理等东盟各国的政府代表,以及企业家、农业机构和智库专家等,既有政策的设计者,又有具体的实施者,可以说既高端又务实。
我们都知道,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大会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数智赋能,众多新科技亮相展会,赚足了眼球。
今天中国—东盟智慧农业示范中心正式落户郑州市黄河农场,这是又一个双方在农业领域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贸易合作的平台。同时亮相的还有另外一个区域粮农科技创新的新平台,河南工业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农业大学、老挝国家农业与林业研究院、泰国清迈大学等河南东盟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联谊会发出倡议,联合建立实验室共同突破粮农产业发展瓶颈,共同促进粮农科技合作。
河南正在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型,再加上中国深化与东盟合作的政策红利,这次大会将推动河南与东盟的持续深度合作。从一碗烩面到一颗榴莲再到智慧农业,河南与东盟的“舌尖合作”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郑凯 朱亚兵 户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