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助推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10-14 07:30:40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本报记者 李若凡

“中国与东盟农业贸易互补性强,但存在以初级产品为主、冷链不足等瓶颈,河南的生产、加工、物流优势正是突破的关键抓手。”10月13日,在“豫粮通全球”——粮油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会上,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孙中叶的观点,引发在场企业代表共鸣。

孙中叶结合最新数据指出,东盟已连续8年稳居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双方农产品贸易额达293.15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19.8%,同比增长7.4%。“中国向东盟输出温带水果、农机装备,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口棕榈油,互补性显著。”但她也坦言,贸易附加值低,一些地方冷链设施不足,出现生鲜运输冷链断链,影响了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破解这些难题,河南有硬核实力。”孙中叶介绍,河南粮食总产连续8年超1300亿斤,油料产量全国第一,面粉、方便面等加工品产量全国第一,有牧原、双汇等11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拥有1479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这些优势可填补贸易高附加值产品的缺口。在冷链方面,河南是全国速冻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三全、思念占据全国超60%速冻市场份额,带动冷链规模发展;2024年,河南依托“空中丝绸之路”开通至东盟冷链专列及航线,马来西亚榴莲4小时可空运抵豫。

针对企业最关心的实践路径,孙中叶提出:以贸易为先导,扩大速冻饺子、灵宝苹果出口,同时建设东盟农产品集散中心;以产能合作为基础,推动企业在东盟布局种植加工园区,输出良种技术;以效率为核心,加密货运航线,完善冷链运输,在郑州建设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以环境促长效,联合制定标准,建数字农业平台,互派技术人员培养国际化人才,助力河南成为服务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大厨房、大市场、大枢纽、创新源”。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