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13日电 9月份以来,山东连续遭遇多轮大范围降雨过程,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落区重叠度高,对秋粮采收、晾晒等造成不利影响。在全年粮食生产中,该省秋粮占比超过六成。当前,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作刻不容缓,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山东省农信联社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金融支持秋粮抢收工作的通知》,指导该省农商银行早部署、快行动,发挥服务“三农”资源优势和渠道优势,推动重心下沉、力量下沉、服务下沉,开通绿色通道,加大贷款投放,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打好“三秋”农业生产这场硬仗。
标记“抗灾抢收特急”,购农机、抢秋收
在东平县接山镇,承包了300亩土地的种粮大户张进面临困境。连续降雨导致田地泥泞不堪,传统的轮式收割机一旦下地便会深陷,无法作业。“唯一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履带式或大马力四驱玉米收割机。”张进表示,但这类特种设备价格昂贵,购置成本在3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他手头的资金完全无法购买。
东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考察。
东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开展“四张清单”营销对接时,获知了张进面临的难题。当日下午,便冒雨来到张进家里,通过移动终端,现场收集了申贷资料并发起申贷流程,并把这笔贷款标记为“抗灾抢收特急”。该行后台迅速响应,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第二天上午30万元资金便顺利划拨至张进账户。张进立即用这笔资金购得一台雷沃四驱玉米收割机,成功解决了收割机下地难题,赶在下一轮降雨前完成了300亩玉米的抢收工作,保住了今年的劳动成果。
截至目前,东平农商银行组织90余名客户经理深入一线,全面摸排农机购置、烘干设备运营、农资采购、粮食收储等各环节资金缺口,建立需求清单135户,新发放贷款426万元。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临沂市沂南县。在沂南县蒲汪镇蒲汪村,永成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托管田地里,履带式籽粒收获机正轰鸣着在泥泞中抢收玉米。合作社负责人杨守霞站在田埂上,虽然裤脚沾满泥点,但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现在这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是链轨式设计,在地里不打滑,不论在水和泥里都能出来,可以直接下地脱粒收玉米。”
谈到今年的秋收工作,杨守霞感慨地说:“近期连续的阴雨天,给‘三秋’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土壤偏湿导致传统农机下田困难,沂南农商银行及时与我们对接,深入了解资金需求情况,及时提供75万元的贷款授信,对我们开展雨季抢收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沂南农商银行建立雨季保收响应机制,对涉及秋收秋种的经营主体实行优先调查、优先审批、优先发放,确保农机设备按时配备到位,全力支持秋粮抢收归仓,守护好农户的血汗钱。
农时不等人,秋雨催人忙。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组建1768支金融服务团队,依托前期制定的124个粮食行业客群金融服务方案,“清单式”实地走访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粮食收购企业1.22万户,精准获取秋粮收获、烘干、收购、仓储、运输等资金需求。
截至今年10月12日,粮食行业客群贷款余额173.11亿元,较9月末增加7.2亿元;10月1日-12日,累计发放相关贷款18.42亿元,同比增长15.69%。
随到随烘,确保潮粮不霉变
在广饶县东营祺顺粮食物流有限公司院内,运粮车辆络绎不绝,两座烘干塔24小时轰鸣作业,日烘干能力达600余吨。尽管今年秋季雨水偏多,该企业依托16000平方米大型晾晒场和烘干塔,以及1个5万立方米的钢结构粮仓、4个9000立方米的平房仓,做到“随到随收、及时烘干”,为周边农户解了“燃眉之急”。
不过在回忆企业建设之初,企业负责人真诚地说:“多亏广饶农商银行的1000万元贷款,解决了我们购置新设备、租赁场地、支付运营费用等资金缺口,让我们能更好地为农户提供服务。”
广饶农商银行不仅积极参与粮食烘干服务点金融支持工作,更是通过“红马甲”金融服务队精准对接“三秋”生产金融需求,及时将信贷资金送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收储企业等客户手中,帮助其解决玉米收储、冬小麦种植时期的资金缺口。截至目前,广饶农商银行已累计投放相关贷款2.5亿元。
临清农商银行支持建设的粮食烘干设施。
近日,在临清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一台日处理300吨的循环式谷物烘干塔在临清市尚店镇鑫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落地安装。该设备采用智能温控系统,配备在线水分检测仪,可实时监测玉米水分并自动调整参数,烘干速率达1.2%/h,单位能耗仅0.02元/kg。
“以前人工晾晒受天气影响大,而烘干塔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5-6小时就能将玉米含水率从30%降至14%的安全标准,霉变率从晾晒前的5%-8%降到0.5%以下。”合作社负责人张继磊指着运转的烘干塔高兴地介绍道。
而前几天,张继磊还在为玉米烘干而发愁。原来自9月下旬以来,持续的阴雨天气让玉米收获后的晾晒成为难题。“传统晾晒需要占用大量场地,遇上这种连雨天,玉米含水率高达30%以上,发芽霉变风险较大。”张继磊介绍说,“要是能有台烘干设备就好了,但打听下来,日处理300吨能力的烘干塔加上配套设施,至少需要300万元,这对我们合作社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临清农商银行“清宝青年服务队”在下乡走访时得知了张继磊的困境。该行采取“线上申请+线下尽调”双线并行模式,客户经理深入合作社田间地头,现场评估玉米存储条件及烘干塔投资回报前景;后台部门则同步启动贷款审批流程,简化资料收集环节。从提交申请到贷款到账,仅用了48小时,张继磊对农商银行的快捷服务直竖大拇指。
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简化“三秋”贷款办理流程,畅通电话、二维码、微信、手机银行APP等申贷、办贷渠道,24小时响应贷款需求,对额度较高贷款,通过移动平板上门办贷、快审快放,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资金到位,踏踏实实收秋粮
“农商银行这100万贷款,让我们在这个阴雨连绵的时节有了‘超常’的收购能力,再等一天,这些粮食就只能当饲料卖。周边的村民只要送来玉米,我们就能收下。现在,我们的烘干设备24小时满负荷运转,一天能烘干350吨玉米。”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东圈村的收粮大户孙希东指着张贴的“省级粮食烘干服务点”标识介绍。
桓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县粮食收购站考察粮食烘干、收储情况。
受持续降雨影响,马桥镇周边10余个村的湿玉米集中涌来,孙希东粮食收购站的自有资金存在缺口。桓台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实地走访时了解到相关情况,在做好现场调查、资料采集等工作的同时,及时与行总部沟通汇报,启动绿色通道,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100万元贷款办理流程,助力孙希东及时完成湿粮收购、烘干等。
齐河县胡官镇收粮大户王磊开心地说,“今年收的粮食湿度大,我自己烘干要花钱,农户那边收割、烘干也等着现金结账,处处都要用钱,手头的流动资金根本转不开,多亏咱农商行的支持,资金一到位,我又能踏踏实实收粮食了!”
齐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粮食收购企业。
今年秋收关键期遭遇连绵阴雨,导致粮食烘干成本飙升,同时农户急需现金结算,原定的流动资金根本周转不开。齐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来到了他的粮食收购站,为他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仅用1天时间,就向其追加发放了100万元“粮食收储贷”,帮助其备足秋粮收购资金。截至目前,该行累计为全县137名粮食经销商,发放“粮食收储贷”1.16亿元。
在秋季抢收的关键时刻,山东省农信联社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从保障粮食安全的高度出发,指导全系统扩大“粮食收储贷”“粮食规模种植贷”“高标准农田建设贷”等信贷产品投放,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满足粮食生产、加工、购销等各环节融资需求,全力保障秋收“颗粒归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