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河南省委书记,赴黄河沿线督导,现场研究部署

   日期:2025-10-14 23:02:54     来源:政知新媒体    浏览:0    评论:0    

撰文 | 余晖

10月13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到三门峡市,督导调研黄河秋汛洪水防御工作。他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确保黄河安全度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眼下,黄河正面临新一轮考验。

渭河、黄河北干流来水共同影响,10月12日23时,黄河潼关水文站出现501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未来水势仍将继续上涨。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达到洪水编号标准,形成“黄河2025年第1号洪水”。

很多人都说,今年的天气有点不太寻常。北方的秋季,本应秋高气爽,但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却阴雨连绵,降雨量明显多于常年。今年的黄河编号洪水,也发生得时间偏晚——黄河2024年第1号洪水发生在2024年7月29日。此次调研期间,刘宁直言,“今年秋雨场次多、重叠度高,降雨区易产流汇流,眼下防汛形势较为严峻。”

不寻常天气变化的背后,是副热带高压这一“推手”。今年夏季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整体偏强,高压系统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雨。到秋季,副热带高压依旧偏强、偏北,这就导致江南、华南等地高温频繁。但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北侧的华西至华北、黄淮一带,冷暖气流频繁交汇,导致降雨偏多。

面对不寻常的天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始终是应对之策,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历史经验表明,防汛必须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失防万一”。有准备,才能在水情突转时不乱阵脚;有预案,才能在险情出现时迅速响应。从某种程度上说,防汛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与风险的较量。

事实上,国家层面已迅速响应。水利部已于10月12日20时针对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先后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黄河中下游协助指导防汛工作。

地方也在部署。

河南地处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而得名“河南”。此次在督导调研期间,刘宁专程前往黄河白浪渡口。

公开资料显示,黄河白浪渡口,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的陈村乡白浪村,与山西省平陆县曹川镇隔河相望,海拔261米。这里得名“白浪”的原因,就是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暗礁丛生,船头过处白浪翻滚。这里也是黄河防汛的重点部位之一。

在黄河白浪渡口,刘宁听取近期雨水沙情、洪水防御形势等情况汇报,现场研究部署秋汛防范应对和流域水工程精细调度工作。他强调,“要在国家防总和水利部指导下,做好防范应对各种极端灾害的充分准备,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备汛防汛的扎实成效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具体如何做?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严防死守,二是责任到人。

严防死守。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滚动开展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堤防巡查防守,紧盯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全面深入排查整治隐患,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责任到人。扣紧指挥调度、巡查防守、抢险救援等全流程责任链条,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推动防汛责任逐级夯实到底到边、到岗到人,齐心协力筑牢防洪保安坚固防线,确保洪峰安全过境。

河南,既要黄河安全度汛,也要庄稼颗粒归仓。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不仅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更是重要的“大粮仓”。近年来,河南着力建设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超1/4的小麦,粮食总产已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10月11日至12日,刘宁到商丘市柘城县、周口市鹿邑县和淮阳区,调研“三秋”生产等工作。期间,他察看玉米烘干生产线,现场测量玉米含水量。他说,“确保玉米、花生等秋作物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此次调研期间,刘宁再提“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持续降雨造成黄河滩区积水较多,要统筹好防汛安全和‘三秋’生产,加强农机具协调调度,集中力量烘干晾晒,确保秋作物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