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财政局聚焦农牧民急难愁盼问题,精准谋划并储备了39个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内容涵盖饮用水管道升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修缮、道路亮化硬化等重点领域。经过严格筛选,目前已分两批落地14个项目,覆盖6个苏木镇(街道)的12个嘎查村,惠及3382户家庭。截至目前,第一批8个项目中已有4个竣工验收,其余项目正加速推进;第二批6个项目也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如今,一条条硬化路直通农家院落,一盏盏路灯照亮夜间归途,一根根供水管道接入农户家中——这些民生“小事”,正悄然转化为农牧民心中的“幸福大事”。
广听民意 让项目“接地气”
“项目建什么,群众说了算。”九原区财政局将“民意”作为项目储备的“第一标准”,指导各苏木镇(街道)深入嘎查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集需求,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同时,组建专业团队从建设必要性、方案可行性、投资合理性等多方面综合论证,确保入库项目紧扣民生实际、切实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接地气、能落地、见实效”。
严审细筛 让资金“用精准”
“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为确保财政资金精准高效使用,九原区财政局制定并印发《财政工作指导手册》,清晰列出项目申报的支持重点、准入条件和负面清单,让申报流程一目了然。审核环节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限时整改”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纳入;结合年度资金预算,通过集体研究确定最终扶持项目,确保资金投向最急需、效益最显著的领域,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
全程监管 让工程“有品质”
“建得好,更要质量硬。”九原区财政局将质量管控贯穿项目建设始终,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和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确保建设流程合法合规。同步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台账,对资金拨付和使用实行全流程跟踪,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等问题。此外,组织专业力量开展质量监督与竣工验收,让每一个项目都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
长效管护 让成果“能持久”
“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为避免“重建轻管”现象,九原区财政局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明确管护主体、责任单位及具体责任人,确保公益设施“有人管、管得好”。同时,指导各村建立日常巡查与维修保养制度,并将管护情况与新项目资金申请挂钩,推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公益项目持久发挥效益,长久惠及农牧民。
下一步,九原区财政局将继续紧扣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以更精准的财政举措、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描绘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画卷注入更多“财政力量”。(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