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温宿水稻开镰 特色农业促增收

   日期:2025-10-15 10:31:07     来源:央广网    浏览:0    评论:0    

金秋十月,新疆温宿县水稻陆续成熟,进入集中收割季。田间地头机器轰鸣,农户与企业紧密协作,一幅 “粮满仓、农增收”的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

温宿县托乎拉乡稻园村一处稻田 (赵新昌 摄)

在托乎拉乡稻园村,连片稻田泛着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在稻浪中,割台精准切断稻秆,脱粒、清选、装车一气呵成,不一会儿,金灿灿的稻谷便装满运输车。“我们家13亩水稻今天开镰,一亩产量能有730公斤左右,每公斤卖2.7元,收入很可观。”种植户玉尔买提江?阿木提笑着说。

稻田不远处,新疆喀尔苏米业公司的收购点一派繁忙。农户将刚收割的新稻直接运到这里,现场完成过磅、验质、结算,实现“收割即销售”。作为当地大米全产业链核心企业,该公司不仅提前完成3座标准化粮库,总库容6000吨的清仓消毒,10月初已开仓收粮,还在全县设多个田间收购点,收购价较市场零售价每公斤高出0.2元至0.3元,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在温宿县托乎拉乡稻园村,联合收割机穿梭在稻田中,加速收割水稻 (赵新昌 摄)

托乎拉乡是温宿富硒大米核心产区,稻田依托天山雪水灌溉、富硒土壤滋养,再加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软糯,早已成为市场“香饽饽”。近年来,喀尔苏米业探索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流转土地3000余亩,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管理实现优质水稻规模化种植,让富硒水稻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作为新疆重要水稻产区,温宿县始终将粮食安全放在“三农”工作首位,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推广新稻11号、新稻36号、新粳9号、越光等优质品种、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全力打造“富硒、绿色、有机”的温宿大米品牌。如今,“温宿大米”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

粮食安全是农业强国的基础。温宿县托乎拉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业师努尔加玛丽·哈力克介绍,当地依托优质农业资源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构建水稻全流程机械化作业体系,种植管理、收割等环节机械化覆盖率达98%,今年托乎拉乡水稻亩产达730公斤,较去年每亩增产1公斤,再创新高。

为确保水稻颗粒归仓,温宿县农业部门提前组织多支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指导收割时机、农机维护、稻谷储存等环节。“10月10日起,托乎拉乡3万余亩水稻全面进入收割季,我们统筹调度大型联合收割机55台、拖拉机等配套农机具1300台套,组建农机服务队推进作业,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和安全生产监管。目前已完成总收割量的5%,预计10月底全面完成秋收。”努尔加玛丽·哈力克说道。

据悉,温宿县水稻预计于11月上旬全部收割完毕。(赵新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