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豫见新“粮”缘 东盟嘉宾实地探寻中原农业脉动

   日期:2025-10-15 10:31:19     来源:国际在线    浏览:0    评论:0    

10月14日,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嘉宾们,带着深化粮农产业合作的期待,先后走进中原农谷、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地探访,深度感受河南粮农产业的发展实力,为河南与东盟之间开展粮农产业合作搭建“实景桥梁”。

解锁种业创新密码 感受农业科技“芯”动力

上午9时许,嘉宾们首先抵达中原农谷展示中心。中原农谷以种业为核心产业,总面积达1612平方千米,分一核三区,核心区位于平原示范区。中原农谷展厅以版面介绍及科技成果展示结合的方式呈现。据悉,中原农谷已引入6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建成关键共性技术、检验检测综合服务、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服务平台,保藏有各类种质资源19.9万份。截至2024年底,中原农谷共有161个品种通过审定。

随后,考察团移步占地36亩的中原农谷地展区域。在占地24亩的主粮与经济作物展示区里,各类品种长势喜人。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中原农谷有9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新麦58、郑麦918先后以1618万元、1918万元被成功竞拍,接连刷新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在12亩温室大棚展区,科技感十足——基质栽培的果蔬、岩棉栽培的生菜、营养液循环种植的叶菜,以及智能化植物工厂的无菌生产场景,让考察团直观感受到中原农谷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实力与魅力。

从“农田”到“餐桌” 触摸速冻食品产业脉动

11时许,考察团来到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对这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探访。

“欢迎各位走进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开创者——三全食品!”在讲解员引导下,考察团首先驻足企业文化墙前:从1990年发明“中国第一粒速冻汤圆”,到2008年成为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再到如今拥有郑州、广州等7大工厂基地、245项专利、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领先地位,三全食品取得的非凡成就让东盟嘉宾频频点头。

在无菌实验室与生产线区域,考察团近距离观察速冻食品的“安全密码”:对蔬菜进行五道清洗,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农药残留,-35℃至-40℃的速冻隧道通过“活性冻态锁鲜技术”锁住食材营养,金属检测器像“安检仪”般排查异物,最后由2.5万吨库容的智能化立体冷库实现“无人化自动出入库”。

从蔬菜清洗到冷库存储,每一步都有标准和检测,三全食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发展战略,打造了一条“从农田到餐桌”的新型食品安全供应链,给消费者奉献安全、优质、美味的食品。讲解员的介绍,让考察团对三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深认知。

双向赋能促共赢 豫见东盟合作新未来

12时许,考察团结束了此次参观。在返程路上,嘉宾们纷纷表示,此次考察不仅看到了中原农谷的种业创新实力,也见识了三全食品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前者的种质资源与农业技术,可助力东盟提升粮食产能;后者的加工工艺与冷链经验,能为东盟农产品增值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作为河南农企的重要“实景名片”,此次参观考察,既展现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基础优势,也彰显了河南企业“立足中原、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合作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国—东盟智慧农业示范中心落户郑州农发集团黄河农场,成为一个全天候的固定交流平台。该中心立足黄河农场区位与资源优势,将聚焦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现代农业产投合作、人才交流与技术培训等方面,致力打造“产学研用贸”一体化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以数字智慧农业技术赋能农业产业实现新发展。

豫见东盟好“粮”缘。随着东盟企业与河南涉农企业之间的持续深入交流,河南与东盟之间在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供应链等各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为保障双方粮食安全、推动中国—东盟粮农产业更好发展贡献积极力量。(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