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毕筱涵 青岛报道
当前,青岛“三秋”农业生产进入关键阶段,但前期局部干旱、中期风灾倒伏、后期持续阴雨的“多重考验”,给秋粮收获与颗粒归仓带来不利影响。玉米收获进度受困于泥泞地块,花生烘干面临设备缺口,大户抢收难题突出……
面对复杂灾情,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扛牢保险国企担当,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常态监测夯基础—灾前预警筑防线—灾中应对减损失—灾后保障快理赔”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以“保”秋收、“护”生产,全力以赴护航青岛“三秋”农业生产,助力守护农民“钱袋子”和国家粮食安全。
作物常态监测:科技赋能,织密风险“感知网”
秉持“防重于赔、防赔结合”的工作原则,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依托“双精准”(精准投保、精准理赔)建设成果,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作物全周期监测,为风险减量筑牢根基。公司委托第三方科技公司,运用遥感卫星、大型无人机等技术,对服务覆盖的20个镇街、650多个种植大户的100余万亩玉米、花生等地块进行“挂图作战”,实时绘制受灾分布、受损程度图谱;针对前期干旱、风灾等影响,动态形成监测分析,为农户调整田间管理方案、政府统筹防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灾前风险预警:提前介入,筑牢防灾“先手棋”
为应对复杂天气,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建立“气象预警+农技指导+信息共享”的多维预警体系:一方面实时对接青岛市气象局,将干旱、降雨、大风等灾害预报第一时间通过农户微信群等渠道传递;另一方面,在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科学应对秋汛,玉米收获分类施策》等业务知识的指导下,公司制作并转发《秋粮抢收烘干指南》等系列长图及推文,确保防灾提示覆盖投保群体。
同时,公司充分发挥服务网点与协保员“毛细血管”作用,实时收集并共享辖区内可用农机数量、位置、联系方式及临时晾晒场地信息,搭建对接桥梁。针对种植大户,逐户电话提醒地块风险,提前指导做好抗涝、防风准备,切实将防灾意识转化为田间行动。
灾中迅速应对:闻“汛”而动,守住减损“主战场”
“双节”期间,持续阴雨导致青岛部分地块积水严重,轮式收割机无法下地作业,而履带式收割机短缺更让大户抢收“卡了壳”。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分公司领导靠前指挥,深入平度、莱西等重灾区统筹调度,全辖投入110余名查勘人员、46余台查勘车辆服务,确保“灾情不歇、服务不止”。
公司积极助力防灾减损,向积水严重区域提供水泵等排涝设备信息,协助开展农田排水;结合相关部门公布的粮食烘干服务点清单,汇总资源信息并下发至农户,帮助受潮粮食及时处理;在平度、莱西等地区,利用大型无人机航拍528平方公里区域,分析风灾倒伏玉米影像数据,为抢收优先级划分提供依据。
灾后全面保障:快赔优服,打通利民“最后一公里”
在推进抢收减损的同时,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迅速转入灾后理赔阶段,依托“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实现“精准定损+快速赔付”双提速:一方面,运用遥感识别锁定受灾地块,组织查勘人员深入田间开展实地核查,将卫星数据与现场情况交叉验证,确保定损精准;另一方面,开通绿色理赔通道,简化单证,对损失较大的农户,预先支付部分赔款,截至目前已完成平度、莱西、胶州等五个地区的130户农户,预付赔款金额206万元。
从常态监测的 “科技赋能”到灾前预警的“未雨绸缪”,从灾中应对的“冲锋在前”到灾后理赔的“极速响应”,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始终以“保粮食安全、护农户利益”为己任,将保险的灾后经济补偿与助力减产复产紧密衔接。下一步,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将持续强化气象预警联动,加快地块查勘,优化理赔流程,以“保秋收、促复产、减损失”的专业服务为青岛“三秋”生产安全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坚实保险屏障,彰显国有保险企业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