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进程在过去十年间突飞猛进,城镇人口从2012年的53.1%跃升至2021年的64.7%,9.1亿人口涌入城市,乡村人口则锐减至5亿。令人欣慰的是,即使人数减少,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村村通公路,户户住洋楼,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然而,在乡村振兴的表象之下,六种“怪象”悄然蔓延,令许多村民感叹,如今的农村已非昔日模样。这六大怪象究竟为何?

首当其冲的是常住人口锐减。漫步乡村,常见留守老人与孩童的身影,青壮年劳力难觅踪迹。究其原因,一是年轻一代纷纷涌向城市追逐梦想,仅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才能短暂归乡;二是不少家庭在附近城镇购置房产,举家迁徙,使得乡村常住人口日渐稀少,田园景象渐显空寂。

紧随其后的是人情味日渐淡薄。过去,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红白喜事共同操办,浓浓的人情味温暖人心。如今,即使受邀参加婚宴,也少有人愿意前往凑热闹。春节佳节,曾经热闹的串门拜年也逐渐消失,各家各户闭门自守,邻里情谊渐行渐远,昔日淳朴的乡村人情味似乎已随风飘散。

空置楼房的普遍存在也是一大怪象。乡村里,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拔地而起,然而,这些气派的楼房内部却空空荡荡,只有老人和孩子孤寂地守望着。村民们攀比盖房,追求越大越高越好,却忽略了实用性。常年在外打工,只留下老人孩子,豪宅空置,只有春节才能短暂团聚,实在令人唏嘘。

此外,村里的光棍汉越来越多。一个八百多人的村庄,竟有五六十位单身男性,令人震惊。适龄男女比例失衡固然是原因之一,但高昂的彩礼也让许多农村家庭不堪重负,甚至有女方要求男方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百万级的花费更是让许多家境贫寒的男性望而却步,只能无奈选择单身。

农村离婚率的攀升同样不容忽视。过去,离婚在农村被视为禁忌,而今却屡见不鲜。村民们对离婚的态度更加宽容,不再过于在意他人眼光。然而,闪婚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为日后的婚姻埋下了隐患。缺乏感情基础,彼此了解不足,草率结婚,最终导致离婚率居高不下。

最后,农村居民生育意愿的降低也值得关注。过去,多子多福是农村家庭的普遍观念。如今,年轻一代更加注重生育质量,而非数量。不少家庭只愿生育一胎,担心多生孩子会降低生活质量,拖累家庭发展。
这六大怪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农村在城镇化浪潮下的迷茫与困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守护乡村的淳朴民风,重塑和谐的邻里关系,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