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真的太长了。从5月12日入夏至今,上海的夏天已持续整整158天——这是徐家汇气象站有记录以来第二长的夏季。在此期间54个高温日,创下1873年以来历史第二多的纪录;就连10月6日中秋佳节,气温也冲上35.0℃,刷新了上海最晚高温日的历史极值。
热得漫长,热得让人一度怀疑:秋天是不是迷路了?不过,凉风终于“有信”,这次秋天也不再是“一日游”,一场“换季”冷空气即将正式登场,有望将申城一举推进秋天。
明天周五,白天上海的最高气温仍有29℃。“换季”冷空气周六早晨抵达,届时,较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本市,气温逐步下降,周日最高气温下降至21~22℃,降幅可达6~8℃,周日和下周一早晨最低气温降至18~19℃。而且,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周五夜间到周六下午,本市将出现阵雨或雷雨,局部地区雨量可达中到大雨。冷空气持续扩散,周六至下周一本市云系较多,局部地区阴有短时阵雨。
与此同时,17日到18日,菲律宾以东洋面将有一个台风生成并逐渐西行进入南海,未来主要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冷空气与台风外围存在较强气压梯度,18日到22日上海将出现持续大风,陆地最大偏北阵风6~7级,沿江沿海地区和长江口区7~9级,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9~10级。
一场秋雨一场寒。夏秋更换的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增强,每一次秋雨往往都伴随着一股冷空气南下。降雨时,雨水蒸发会吸收大量热量,同时云层遮挡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更重要的是,秋雨过后冷空气持续控制或不断补充,使得气温的“基准线”被一次次拉低,因此人们能明显感觉到,每下一场雨,天气就更冷一分。据预报,冷空气影响下,气温“断崖式”下滑,本周日至下周四本市日平均气温将连续五天低于22℃,本市有望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气温将由前期明显偏暖转为正常或略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