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新变化
“十四五”期间
◆全省社消零年均增长5.2%,规模保持全国前列
◆全省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年均增长5.6%
◆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07项创新成果,16项在全国推广
◆郑州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64条,构建起横跨欧美亚、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去年货运量突破80万吨,连续多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
◆郑州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评中,两次获第一档、位列前十
本报讯(记者 孙婷婷)10月1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全面介绍河南省“十四五”时期商务发展的总体情况。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多措并举扩消费稳外贸稳外资,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振消费取得新成效、对外贸易实现新提升、双向投资增添新活力、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
消费“热”起来
“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多措并举,稳步推动消费市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潜能释放。过去四年,全省社消零年均增长5.2%,规模保持全国前列。
看政策支持。河南省围绕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先后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促进消费若干政策措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实施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补贴,发放零售、餐饮、住宿等消费券,合计超40亿元,让群众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带动消费超5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自国家和我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补贴超260亿元,惠及消费者170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看新型消费。全省大力培育“IP+消费”等新增长点,蜜雪冰城全球总部旗舰店成为打卡新地标;郑东万象城、亳都·新象等开业即火爆;老字号、汉服、谷子经济等消费成为新风尚。同时,加快发展数字消费、直播电商等新业态,2025河南网上年货节期间,在线参与人数超2亿人次。此外,还积极扩大入境消费,增加离境退税商店,实现境外消费者“随时买、随时退”。
外贸“升”上来
“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多方引育市场主体,实施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推动外贸扩量提质。过去四年,全省货物贸易站稳8000亿元大关,保持全国前十。
外贸质量稳步提升。一般贸易占比由2020年的32.9%提升至2024年的40.4%,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过60%。手机每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今年前8个月增长30.4%;汽车出口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2024年达到336.2亿元,是2020年的8倍多。今年前8个月,比亚迪、宇通、奇瑞等出口大幅增长,预计全年汽车出口达500亿元。
外贸企业更具活力。2024年全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比2020年增加3600家,进出口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17家,比2020年增加149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由2020年的31.2%,提升到2024年的70.5%。
外贸市场更加多元。河南巩固欧盟、东盟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河南贸易伙伴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我省对欧盟、东盟进出口占比均在13%左右。今年前8个月,对日本进出口增长125.7%,对金砖国家增长37.4%,对非洲增长25.5%,对RCEP成员国增长22.7%。
投资“扩”开来
“十四五”时期,河南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相结合,稳步提升双向投资合作水平,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过去四年,全省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年均增长5.6%。
在吸引境内外投资方面,河南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招引了一批标志性项目。新加坡益海嘉里五年完成投资近70亿元;比亚迪生产基地17个月即建成投产,累计生产新能源整车已超110万辆;航天宏图总部落户河南,建设全国领先的商业遥感卫星研发基地,带动4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在扩大对外投资合作方面,“十四五”以来,又有超300家河南企业走进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470亿元人民币。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合规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洛阳钼业、宇通、郑煤机等成为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与此同时,对外承包工程也在提质升级。50家河南企业到境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超1500亿元,实现与相关国家共赢发展。如,河南国际集团承建的塞内加尔方久尼大桥项目,成为中塞友谊的新象征。
开放“跑”出来
“十四五”时期,全省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持续拓展“空陆数海”丝绸之路,河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贸易往来越来越顺畅。
制度型开放纵深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07项创新成果,16项在全国推广;发布5批78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推广。首创跨境电商敏感货物(如含锂电池)空运全链条安全管控模式,组建空运安全联盟,机场、航司、电商平台共享检测数据,检测通关效率全国领先,成本明显降低。
“丝路合作”拓展广度。“十四五”时期,郑州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64条,构建起横跨欧美亚、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去年货运量突破80万吨,连续多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郑州—卢森堡、郑州—吉隆坡等“双枢纽”成为我省连接欧洲、东盟的重要贸易廊道。郑州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评中,两次获第一档、位列前十。
开放平台扩容提质。“十四五”时期,郑州获批全国第四个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中国邮政航空枢纽落地郑州。新设16个省级经开区,省级以上经开区达45家;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中,全省9个国家级经开区排名平均上升36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