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宇航 赵冬
中原大地,沃野流金,硕果盈枝。2021~2025,“十四五”征途如虹,回望五年来郑州这片土地上农业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一幅壮丽图景铺展而来,并延向未来。
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乡村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乡村环境越来越美、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十四五”以来,郑州市坚持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今年“三夏”“三秋”期间,面对干旱、连阴雨等自然灾害挑战,郑州市多措并举抗旱抢收保粮,全力保障“三夏”“三秋”生产。目前,全市“三秋”生产正在有序进行。
仓廪实,天下安。“十四五”期间,郑州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农业生产基础持续夯实。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约446万亩水平,总产量保持在29亿斤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90%。
郑州市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8万亩。同时,有序推进农村沟渠连通整治工作,累计排查整治沟渠3000余公里,排涝抗旱能力显著增强。
今年,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园成功投产,带动生猪产业迅速发展,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超24%,肉、蛋等产量稳步提高,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蔬菜、油料、水果等也实现稳产增效,蔬菜产量稳步增长至百万吨级规模;设施渔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产量达3.1万吨,同比增长10%左右。
现代化食品产业园、现代设施蔬菜基地、渔业生态养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共同构成了郑州品类丰富、供给充足的“菜篮子”矩阵,稳稳托起了郑州的民生保障。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围绕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市,“十四五”期间,郑州着力推动农业从传统生产向全产业链拓展,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郑州市持续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印发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方案,积极融入“中原农谷”建设,今年上半年,实施省级以上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9个,批准支持8个种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推荐13个项目纳入省级“十五五”现代种业发展项目库,并成功举办小麦地展大会,为良种推广搭建了高端平台。(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