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日本首相再祭靖国

   日期:2025-10-19 11:02:25     来源:陆弃    浏览:0    评论:0    

文︱陆弃

10月1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同一天,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也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玉串料”,公开向外界展示了这种仪式性的朝拜。表面上,这是宗教行为,是所谓的“祭祀”,但背后的政治信号和历史意味,却远比形式更浓烈,也更难掩盖。

靖国神社,这座建筑的名字几乎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缩影。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是二战中对外侵略负有直接责任的人物。每一次国家领导人的供奉,都不仅仅是祭祀,而是对历史的态度表明,是对过去的选择性记忆。石破茂的祭品、玉串料的奉上,像是在历史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让曾经被侵略蹂躏过的国家和人民难以释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中强调,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中方坚决反对日方有关靖国神社的消极动向,并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林剑的话语中,既有历史的警醒,也有现实的警告。历史不是教科书的文字,而是血与火的真实体验。每一次对靖国的祭祀,都是对历史记忆的挑战,对邻国情感的冲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年过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的阴影并未消散。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日本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更是检验日本能否恪守和平发展承诺的一杆标尺。石破茂的祭祀举动,无疑让这一杆标尺显得格外尖锐。

靖国神社并非普通的宗教场所,它是一种象征,一种被政治化的记忆载体。在这里,过去的侵略行为被“祭祀”化、神圣化,甲级战犯被冠以神名。每一次政治人物前往,都是在用现实权力对历史进行重新书写,试图掩盖责任,试图美化侵略。这种行为,对于历史受害者,对于邻国人民,对于国际社会,都不是简单的宗教行为,而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挑衅。

中国与日本,地理相邻,历史交织,命运互系。战后日本在国际社会中逐渐恢复地位,也曾做出努力与邻国修复关系。然而,每一次靖国祭祀,都是对这一努力的考验,也是对和平承诺的提醒。它让人看到,在所谓现代民主与法治国家的背后,历史意识仍在摇摆不定,和平承诺仍需以实际行动加以巩固。

林剑在发言中提醒日方,敦促其正视并反省侵略历史,在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谨言慎行,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这不仅是外交的措辞,更是历史对当代政治的提醒。历史不会被忘记,记忆不会被抹去,行动才是信任的基石。

每一次石破茂、每一次高市早苗的祭祀,都是一次历史的再演绎,是一次对邻国神经的敲击。它提醒人们,和平不仅仅是签署条约和经济合作的数字,更是对过去的深刻反省,是对历史责任的承担。没有面对历史的勇气,没有真正切割军国主义的决心,再多的经济合作、外交交流,也难以建立坚实的互信。

靖国神社的阴影仍在,日本政治人物的祭祀行为如影随形。历史的记忆不会随时间褪色,伤口不会因仪式而愈合。80年的时光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和平的珍贵。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任何试图美化侵略、忽视责任的行为,都注定会在国际社会中引起回响,也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无法抹去的痕迹。

石破茂的真榊、玉串料的奉上,既是对过去的一次祭祀,也是对未来的一次提醒。面对历史,谦卑和反思才是最有力的姿态。历史的教训提醒人们,和平需要以行动为基石,需要以真诚为媒介,而不是用祭祀来掩盖侵略的伤痕。靖国神社的阴影下,日本的政治选择,将继续被邻国和国际社会密切注视,每一次举动都无法逃脱历史的审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