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10月20日电 近日,普兰店区大谭街道百合种植试点项目完成栽种,2万株优质种球在1162平方米标准化暖棚内“安家落户”,标志着大谭街道以“小场景”探索“大产业”的彩色农业新篇章正式开启。
本次试点是大谭街道百合产业从“育种”迈向“开花”、落实“从种源到市场”规划的关键举措。所用种球均产自街道已建成的两个标准化百合种球繁育基地,经盘锦基地脱毒、街道优选后栽种,既能验证本地气候、土壤与百合种植的适配性,还能积累品种筛选、花期调控、成本控制等实战经验。
据工作人员介绍,此项目全年成本约9万元,包括6万元种球费、1.8万元暖棚年租金、1.2万元人工管护费。按2万株产出规模及单株6元的市场价计算,首茬百合销售收入即可覆盖全部成本,后续两茬均为纯收益,全年预计盈利约15万元。为保障试点成效,街道还邀请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围绕种球定植深度、水肥配比、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构建全流程技术支持体系。预计元旦前后,首茬百合将成熟上市,并销往大连本地各大花卉市场。
大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分阶段完善花卉产业布局。短期重点总结试点经验、优化种植技术,适时扩大暖棚规模;长期计划打通“种球繁育—百合培育—产品销售”全产业链,引进先进的种球脱毒技术和设备。同时对接花卉批发市场、花店及电商平台,探索“线下批发+线上零售”模式,将百合产业打造成带动农业转型、促进群众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为本地彩色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