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术室无影灯点亮,南阳医专一附院的手术间内,一场针对特殊体位患者的麻醉操作正式展开。此次接受治疗的35岁神经纤维瘤患者,因病情导致身体严重变形,无法维持常规平躺体位,只能保持左侧卧位——这一特殊情况,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团队带来了从气道管理到操作执行的全维度挑战。

患者左侧卧位时,气道轴线完全偏离常规解剖角度,舌体受重力作用向下坠,原本清晰的咽喉部视野被挤压成狭窄缝隙,极大增加了气道暴露难度。同时,其右侧臀部的巨大神经纤维瘤限制了身体微调空间,头位转动幅度极小,使得麻醉操作的容错率大幅降低。“常规平躺状态下的喉镜操作角度完全不适用。”麻醉团队成员介绍,为确保气道开放,医师需用手指轻托患者下颌,在侧身形成的弧度中精准寻找气道开放临界点,再借助喉镜精准探入,完成气管插管操作。

特殊体位不仅提升了操作难度,更对麻醉医师的体力与专注力提出严苛要求。麻醉医师张沛重全程维持弯腰俯身姿势,在视线受阻的情况下,精准控制导管插入力度,既要避免损伤咽喉黏膜,又要保证导管一次性精准到位;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主任徐国亭则实时监测患者气道压力变化,根据操作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经过团队紧密配合,气管导管一次性成功到位,呼吸机传来规律的运作声,手术间内的紧张氛围得以缓解。此次侧卧位麻醉操作的成功,依托于团队对人体气道解剖结构的精准掌握,以及“一人控位、一人操作”的高效协作模式。在体位受限的特殊场景下,团队以专业与耐心,为患者筑牢了生命安全防线 。
此次特殊病例的麻醉诊疗,是南阳医专一附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与创面外科李琰团队协同合作的又一成果。过程中,团队以严谨的操作、默契的配合,践行了“守护患者安全渡过硬关”的医者使命,彰显了医院在复杂病例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 。
本期供稿: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 张艺凡、徐国亭
本期编辑:郑 娟
本期校对:严晓璐 魏元恒 王卫涛
本期审核:严晓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