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甘肃正宁大地,硕果盈枝、菌香四溢,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近年来,正宁县紧扣“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突破,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让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正宁县山河镇蔡峪村食用菌基地(正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正宁县山河镇蔡峪村食用菌基地,自动化菌棒生产线正在运转,大棚内农户忙着采摘平菇。基地负责人说:“我们用玉米芯、苹果树枝这些农业废弃物做菌棒,产完蘑菇的废菌棒再发酵成有机肥,回用到蔬菜种植,形成‘种、菌、肥’的循环,既省了化肥钱,还保证了农产品品质。”
这种“种植业、养殖业、菌业”联动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正是正宁县农业转型的核心密码。目前,全县已建成周家西庄、永正王沟圈等6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成自动化菌棒生产线,通过智能调控实现四季产菇,年产鲜菌菇500吨,带动150多人务工,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正宁县永和镇互帮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果农分拣苹果(正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湫头镇牛照民家的苹果园,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智能分拣线有序分选苹果,电商直播间主播正在进行苹果网售。果农牛照民介绍说:“以前种果靠经验,现在学了矮化密植技术,用工成本减少了40%,优果率提高了30%,今年10亩果园估计能多赚3万多元。”
近年来,正宁县以循环农业为基础,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苹果产业通过老果园改造、科技赋能,培育出瑞雪、秦脆等新品种,11.74万亩果园年产苹果16.8万吨,产值突破7.1亿元。建成3条智能分拣线和11家贮藏企业,创新“果树认养+电商直播”模式,2024年线上销售额超8000万元。肉牛、生猪产业同步壮大,全县肉牛饲养量达2.42万头,生猪21.18万头。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产业协同发力,为苹果、中药材等产业提供配套服务,形成“种产销”闭环。
从“三元双向”的循环增效,到“种养加”的全链升级,正宁县用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密码,让黄土高原上的“富民产业”结出了累累硕果。(来源:正宁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