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路连民心 业随路兴 长武 “四好农村路”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道”

   日期:2025-10-29 02:30:23     来源:阳光网    浏览:2    评论:0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兰丹 文/图)金秋时节的长武,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行驶在县域乡村道路上,平整宽阔的沥青路串联起错落有致的苹果园,彩色标线与沿线的银杏、侧柏相映成趣……一条条农村公路链接城乡,跨越山川溪流,直抵美丽乡村,串起了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更铺下了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产业因路而兴、生活因路而美,农村因路而富,长武群众实实在在尝到了农村公路带来的甜头。

长武县亭宇公路

近年来,长武县坚持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以“畅、洁、绿、美、安”为目标,打好“建管养运”组合拳,持续加大投入,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全县农村公路由“通”到“畅”向“好”转变,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期间,全县改建普通省道8.139公里,新建等级公路8.666公里,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87.13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82.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036公里,突破千公里大关。长武先后被授予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称号,2023年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公交”成为群众生活常态。

X301长武县彭长公路鸦儿沟大桥建设项目

筑路:织密路网“通脉络”,城乡一体焕新颜

“以前去县城得绕山路,至少要半个小时才能到,等鸦儿沟大桥通了,10分钟就能到!”一提起正在建设中的鸦儿沟大桥,长武县彭公镇的群众总是满怀期待。

X301长武县彭长公路鸦儿沟大桥建设项目,是长武县历史上由政府出资建设、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第一座桥梁工程,总投资1.18亿元,路线全长2.379公里,桥梁总长636米。项目通车后,不仅让34个行政村5万名群众告别“绕路史”,更推动彭公镇、相公镇融入县城10分钟经济圈,为苹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外销打通了“快车道”。

“我们以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畅通‘微循环’,‘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交通投资6.6亿元,先后建成相杨公路、长枣公路等一批县乡主干公路,实现镇(街道)100%通三级以上公路,133个行政村及3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5A级标准。”长武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李永介绍。

“四好农村路”修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巩固的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建设好”农村路的长期实践中,长武始终坚持“规划引领、项目牵引、质量为先”,科学编制“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制定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三张清单”,将交通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做到交通运输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相结合,同国土空间规划、国省干道规划等有效衔接,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布局。

长武县长宁公路

护路:精细管理“守安全”,智慧赋能保畅通

道路建好,更要管好。在长武,每条公路都有“专属管家”:负责巡查、捡拾垃圾、清除杂草、雨天排涝、雪天除冰,确保道路始终安全畅通。

长武县推行“路长制”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县镇村三级142名路长为架构的农村公路管护责任体系,完善“县有执法员、镇有监督员、村有管护员”的管护队伍,常态化开展道路巡查,实行农村道路管理网格化,真正实现“村村有路长”“路路有人管”。

按照“路基完整稳定、路面平整干净、路肩整齐平顺、边坡整洁美观、水沟排水通畅、桥涵防护坚实”的养护标准,长武2025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路率55.06%,自动化检测比例达到96.8%。“十四五”期间,长武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累计投入2875万元,改造危桥两座,县乡道路路面改造提升351.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68.5公里,形成了交通四通八达、运行安全畅通的路网布局。

“以前路上偶尔有超载车,现在有了视频监控和执法检查,路好走也更安全了。”经常往返县镇的长武司机李杰说。在长武,“管理好”农村路不仅靠“人”,更靠“智”与“法”的结合。

长武县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围绕“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目标,投资600万元建成长武县智慧交通运输管理平台,配套开发养护通和掌上公交APP,推进农村客运、邮政快递企业上网数据赋智,建成电子公交站牌51个,延伸拓展定制化约车、个性化租车、公交实时查询、快递收寄等服务功能,在县乡主干公路危险路段安装视频监控50路,让农村公路管控动态化、可视化、智能化,实现了交通运输“云上监管”,让群众出行“选择更多、通行更畅、服务更好”。

长武县相杨公路南宫观景平台

美路:匠心养护“展新貌”,四季风光入画来

深秋的长武县相杨公路,两侧的红枫与黄杨交错成景,沿线的“美丽农村路”标识牌格外醒目。这条道路不仅是群众出行的通道,更是长武“养护好”农村路、打造“高颜值”交通廊道的典范。

“今年以来,我县立足县域农村公路实际,大力实施‘美丽农村路’提升改造工程,对亭巨公路、长宁公路36.72公里道路实施绿化提升、增设停车观景平台和添彩平台等。发挥‘美丽农村路+产业’‘美丽农村路+旅游’等发展功能,进一步联通公路沿线各空间节点,实现农村公路由‘通’向‘美’跨越。”李永介绍。

一路一特色、一段一风景、一处一小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如今,无论是走路,还是驾车,穿行在长武县的各条道路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路宽了,景美了。

“十四五”期间,长武先后投资3026万元,建设“美丽农村路”6条92.2公里,打造绿化平台20处,突出乔灌草共生、高中低搭配、红黄绿相间,形成了集“生态、景观、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景观道路,串联特色产业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景区和传统民俗村落,结合历史、红色、民俗、生态等旅游资源,先后建成精品旅游线路4条,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亭北村革命活动旧址、十里铺村田园综合体、青龙山旅游景区、槐庄村等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实现交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

长武县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中心

用路:多元运营“富民生”,城乡融合发展

“现在坐公交去县城只要3块钱,比以前便宜6块,还能顺带把快递取了,安全又省心。”长武县巨家镇赤峪村村民尚建华的体验,道出了长武“运营好”农村路带来的民生红利。

长武聚焦“高效便民、融合发展”,让农村路成为“致富路”“幸福路”。2022年以来,累计投资2500万元,对全县8条通村客运班线进行了公交化改造,大幅降低票价,增加发车频次,实现了全域公交化目标,受益群众8万余人。

“我们聚焦群众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度整合现有交通、客运、物流等资源,推动功能集成、数据联通、服务便捷,着力搭建‘出行无忧、畅行无阻,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便民服务体系。”长武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李永说。

道路通百业兴,物流畅活力旺。长武县按照“一点多能、集约高效”思路,依托县镇客运站、邮政网点、村委会、便民商超等资源,“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2亿余元,建成县城一级客运站1个,提升改造镇级客运站5个,构建起客货邮县镇村三级综合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便捷出行、物流寄递、代销代购、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促进了客货运输下乡进村、全域覆盖。同时,扎实推动客货邮三方融合,客运公司与邮政公司、极兔等6家快递企业开展运邮合作,按照“大件走专车、小件走客车”思路,开通“定时、定点、定线”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14条,每天代运邮件快递1.6万余件。

农村公路的价值,早已超越交通本身。亭巨公路是长武通往南塬的一条主干公路,全长17公里,该路从长武三丰省级苹果高质高效示范园穿行而过,道路沿线共建成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1个,苹果贮存企业3家,电商12家,便利的交通为园区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

按照“路随产业走、产业依路兴”的发展理念,长武深入推进“交通+产业”“交通+文旅”深度融合,把“四好农村路”建到产业基地、通往旅游景点、连接和美乡村,助力苹果、农家乐、乡村民宿、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壮大,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长武县长枣公路

路,不仅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区域发展的助推器。从“通村达组”到“美路富民”,从“交通线”到“经济带”,如今,产业路、旅游路、生态路依山而建,村组路、搬迁路、致富路傍水绵延,长武“四好农村路”的故事仍在续写。未来,长武将持续深化“建管养运”协同发展,让“四好农村路”既成为串联陕甘的“通衢道”,更成为承载群众幸福生活的“康庄道”,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交通动能。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