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中原,霾伏多地。近日,一场持续时间长、范围大的雾、霾天气准时“打卡”,让河南的清晨变得朦胧。省气象台昨日发布的大雾黄色预警仍在生效,局部能见度低于50米。

这场雾、霾也并非河南的“独角戏”。根据中央气象台的监测,从昨天(28日)夜间到今天早晨,一张巨大的“雾网”覆盖了从北京、天津到湖北、贵州的大片区域,我省中西部也身在其中。
这场雾是怎么来的?近期我省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受均压场控制,风力微弱,大气层相当稳定。这种“静稳”天气下,近地面的水汽在夜间辐射降温的作用下,很容易就凝结成了小水滴,形成了雾。同时,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也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两者一拍即合。因此,白天随着气温回升、湿度下降,雾可能会有所减弱,但霾可能还会继续“留守岗位”。

预计这种雾、霾天气还会持续一两天。省气象台预报显示,到30日,我省北中部仍将有轻至中度霾。雾和霾叠加,对交通和健康都有影响,大家出门驾车务必谨慎慢行,保持安全车距,做好个人防护。
天气舞台的另一位主角,则是“任性”的温差。虽然全省大部白天的最高气温都在20℃上下,暖意融融,让人有种乱穿衣的底气,但太阳一下山,寒意就迅速袭来。根据预报,未来几天,郑州的昼夜温差普遍在10℃左右,而省内局部地区的温差甚至可以超过14℃。可以说,常年霜降时节这种秋冬过渡期,正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之一。

这样的天气格局会被打破吗?会的。一股弱冷空气已经在路上,预计30日到31日东移南下。届时,它会给华北地区带来大风,驱散盘踞多日的雾和霾。不过,这股冷空气对河南来说,可能不全是好消息。它在驱散北方污染物的同时,也可能将一部分污染物向南输送,导致我省的空气质量在短期内出现转差的可能。
至于降水,未来三天全省大部以多云和阴天为主,但受浅槽过境影响,北部、西部和南部的一些地方可能会迎来小雨或零星小雨,雨量不大,但对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干燥有些帮助。目前我省东部、南部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不足40%,还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来 源: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