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0月29日消息(记者寇刚)甘肃全省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持续提升;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1.1%以内;累计完成5602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45%……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美丽甘肃建设。10月28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第10次新闻发布会召开,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徐全喜通报了全省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取得的进展。其中,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安排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8亿元,支持9个县(市、区)和36个乡(镇)全域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目前,今年新增完成601个行政村,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2025年度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徐全喜介绍,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甘肃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积极对标,选择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注重总结提炼和推广经验做法,推动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全域化提升,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
记者了解到,甘肃省重点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畜禽粪污治理等成效,省、市两级常态化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调研评估,对整治成效不达标或存在反弹现象的,督促限期整改,推动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效果。
同时,该省还加大常态化排查力度,精准识别农村黑臭水体,将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或返黑返臭水体及时纳入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动态管理”完成整改。截至目前,清单内85条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实现清单内农村黑臭水体清零目标,基本消除农村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