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文明实践我行动“南阳”行(西峡):重在实践的 “西峡答卷”

   日期:2025-10-30 16:02:04     来源:南阳声速文化传媒    浏览:0    评论:0    

在河南省西峡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角落。近年来,西峡县 构建起 “三维融合” 实践体系,书写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文明实践答卷。

政策宣讲。

理论宣讲声声入耳

清晨的阳光洒在西峡县的乡村田野,五里桥镇的田间地头传来阵阵热烈的讨论声。由镇干部、老党员组成的“政策宣讲团”正在这里为村民们解读惠农政策。他们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政策文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今年村里猕猴桃的收成情况,给村民们算着一笔笔明白账。“你看,咱这猕猴桃要是按照新的种植补贴政策来,能省不少钱呢,还能有专家来指导技术。”一位老党员笑着对旁边的村民说道,村民们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而在城区四小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进行。全国见义勇为英雄陈锋站在鲜艳的少先队队旗下,为师生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穿着朴素的衣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温和。“当时我也没多想,就想着赶紧救人。”陈锋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说道,孩子们瞪大眼睛,专注地听着,仿佛身临其境。不时有孩子举起小手提问:“陈叔叔,你害怕吗?”陈锋耐心解答:“孩子,害怕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要做正确的事。”讲完后,陈锋还拿出自己准备的雷锋书籍,一一赠送给孩子们,鼓励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

在西峡,这样的理论宣讲场景随处可见。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 “智慧大脑”,统筹规划全县的宣讲活动。通过 “中心—所—站—点”的四级实践网络,将理论宣讲送到群众身边。无论是在社区的会议室,还是在企业的车间,都能听到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在社区会议室里,退休老教师用生动的故事讲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车间里,党校老师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阐述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礼。

下乡义诊。

文化大餐丰富多彩

走进西峡县,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以仲景文化为根基的“仲景之光”健康志愿服务品牌,为群众带来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大餐。在社区活动中心,中医药专家们摆开桌椅,为居民们提供义诊服务。他们仔细地为居民把脉、问诊,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同时,还开展文化科普、保健指导等活动,“大家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一位专家一边为居民按摩穴位,一边说道。“中医夜市”更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夜幕降临,社区的小广场上灯火通明,中医药专家们现场展示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法,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观看,一边请教,在夜晚也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科技特派团。

而在乡村,猕猴桃田间课堂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科技特派团” 的志愿者们穿着雨靴,走进田间地头,将种植技术从课堂搬到田间。他们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修剪枝条、如何防治病虫害。“你看,这根枝条要这样剪,才能保证来年的产量。”志愿者小李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剪刀。自2024年以来,这样的技术培训已经开展630余场,覆盖农民2.5万余人,帮助群众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此外,以非遗民俗文化为主线的“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也活跃在西峡的各个角落。他们通过“非遗课堂”等活动,让西坪民歌、靠山红、虎头布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文化广场上,一场场精彩的非遗表演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一群穿着传统服饰的演员们唱着西坪民歌,歌声悠扬动听,仿佛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古老的年代。旁边的虎头布艺展示区,一位老奶奶正在精心地缝制着虎头鞋,孩子们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老奶奶笑着说:“孩子们,这可是咱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你们要好好学习啊。”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每个周四,都是西峡县的 “文明实践日”。这一天,阳城镇的广场上热闹非凡,志愿者们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对集镇进行全面清扫。他们分组作战,有的清理摊位周边的垃圾,有的铲除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还有的清运主干道上的杂物。一位年轻的志愿者小张,正蹲在地上,用小铲子仔细地铲除着电线杆上的广告,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但他丝毫没有在意。经过一天的努力,集镇面貌焕然一新,街道干净整洁,摊位摆放有序。一位摊主感慨地说:“谢谢你们,让我们的集镇变得这么干净,生意都更好做了。”

李苑林同学向志愿服务站赠送锦旗。

在西峡,志愿服务不仅仅是清扫卫生,更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知心大姐”志愿服务队伍长期扎根于基层,通过下沉社区、包联到户的方式,精准服务家庭需求。她们深度参与婚姻家庭矛盾调解、法治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关爱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工作,切实打通了服务妇女和家庭的“最后一米”。“党徽暖童心”助学支教项目则为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希望,志愿者们利用周末时间,为贫困学生辅导功课,陪他们聊天玩耍。此外,西峡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开展的“一日一善”专项救助、“金秋助学·爱心圆梦”、“薪火支教”、“爱悦读读书会”、网络众筹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助等实践活动,持续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与支持。李苑林同学就是“爱心助学”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因家庭困难,他在学习和生活上面临挑战。自2020年春季起,协会开始对他进行持续资助,直至2024年春季。在志愿者的关怀与帮助下,李苑林刻苦努力,在2024年高考中以674分的优异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为本硕博连读生,走向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知心大姐”志愿服务。

岗位学雷锋标兵薛学昌以 “爱心助餐” 志愿服务为原点,构建了“一店三链”文明实践模式。他9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四点半就开始熬煮 “暖心粥”,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提供免费早餐。他的爱心早餐店里,总是充满了温暖和关爱。“老八,天这么冷,你还坚持为我们做早餐,真是太感谢了。”一位常来就餐的环卫工人动情地说道。不仅如此,薛学昌还将爱心早餐店拓展为 “文明实践枢纽站”,成立八哥志愿服务队,整合社会资源,为贫困学生捐赠物资,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薛学昌的爱心早餐店。

西峡县的志愿服务还体现在紧急救援中。10月20日上午,西峡县五里桥前营村一名91岁老人失联的紧急情况牵动人心。老人于19日下午上山采摘猕猴桃后未归,其家人多方寻找无果后求助。考虑到老人两耳失聪且有癔症病史,加之气温骤降并伴有降雨,情况紧急。接到求助后,西峡县应急管理局立即派遣无人机操作手会同西峡蓝天救援队赶赴现场。经与家属沟通研判,初步确定老人活动范围在事发地附近山区。救援人员首先启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搜索,不到两分钟即在屏幕上发现疑似目标。经放大观察,确认是一名侧卧蜷缩的人形身影。在无人机操作手的精准引导下,蓝天救援队队员杨娟、王金凤与家属迅速穿越泥泞地形,仅用约十分钟就找到了老人。

典型模范层出不穷

在西峡,典型模范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文明实践的道路。全国见义勇为英雄陈锋,先后9次见义勇为,挽救他人的生命。他不仅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累计捐资14万元,为留守儿童购买学习用品,支持乡村建设。在社区里,他更是一个热心肠,邻居家的水管坏了,他帮忙修理;老人提不动东西,他主动帮忙搬运。

找了558天,找到了见义勇为的活雷锋陈锋。

像陈锋这样的典型人物,在西峡还有很多。自2011年以来,西峡县累计涌现各级道德模范178人、“中国好人”12人、“河南好人”12人、全国、省、市学雷锋岗位标兵11人。这些典型模范通过 “六进”宣讲,将自己的事迹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在一次宣讲活动中,“河南好人”李石头讲述了自己照顾老人的故事,台下的观众听了,纷纷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西峡县还打造了“好人墙”“好人巷”等实体宣传载体,让典型事迹深入人心。走在西峡的街头,一面面“好人墙”上,展示着一个个模范的事迹,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西峡县结出了累累硕果。通过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志愿服务、典型引领,西峡县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明新风吹拂大地。未来,西峡县将继续深化文明实践工作,让这朵文明之花在西峡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来源:雷锋杂志社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