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半糖可乐
近日,广东湛江市雷州市沈塘镇沈塘村的陈女士向澎湃新闻反映称,今年8月,疑因防蚊,自家种了30多年的20棵菠萝蜜树,被村委会安排的挖掘机毁掉。村干部此前称可以补偿,但补偿一事拖了两个月,至今没有结果。
10月28日,沈塘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称,此前,确实跟陈女士的父亲交涉过,表示村民小组可以给予一定补偿。但菠萝蜜树被清理的第二天,陈女士一方就立即报警,把事情弄得“复杂”了。目前,村里也愿意协商,因陈女士的父亲提出赔偿10万元,暂未能协商一致。陈女士回应称,他们多次找过村里,也愿意协商,但村里一直“不理会”。
 资料图。图文无关。
资料图。图文无关。
上世纪70年代,陈女士父亲开垦荒地种植了这20棵菠萝蜜树,如今这片果林不仅是陈女士家重要的经济来源,应该也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打理了30多年的果林一夜之间被毁于一旦,真是为了“防蚊”?
“防蚊”不只是村委会的说辞。雷州市沈塘镇政府针对此事作出的《处理意见书》显示,根据湛江市委“万村清洁”行动以及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沈塘镇辖区全面开展相关整治工作,镇政府决定需要对沈塘镇沈塘村极易孳生蚊虫重点隐患地方进行全面清理。
但陈女士一家认为,当地并没有基孔肯雅热以及登革热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不是很紧张。除了她家,周围也没有其他人的果树被砍。事后,他们听说,是有人看上了这块土地,想搞其他项目。
从广东发布的病例情况来看,陈女士所在的雷州市确实没有确诊病例。而且,就算为了防蚊,其他地方针对绿化树木所采取的措施,更多是喷洒灭蚊药剂,进行消杀。一个从来没有确诊病例的村子,何至于要用挖掘机连夜毁掉村民的果园?
事实上,树木丛生的地方容易孳生蚊虫,是因为地上的积水,而不是树木本身。广东疾控在官网强调,“公园、苗圃和花卉市场日常灭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积水),消除蚊虫产生的源头”。广东这次基孔肯雅热疫情已经持续了快四个月,如果都像沈塘村这样毁林防蚊,广东到现在还能有一棵树吗?
 资料图。图文无关。
资料图。图文无关。
更让人玩味的是,村委会指责陈女士一家“报警把事情弄得‘复杂’了”。可如果毁林是防蚊需要,是为了配合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村委会又何必介意陈女士报警?
以上种种,不禁让人怀疑,疫情防控可能只是一个幌子,涉事村委会其实另有目的。
此前,某地灭蚊人员私闯民宅拿走绿植,就让人担心,一些基层部门打着防疫的旗号为所欲为,肆意侵犯民众权益。
就算陈女士父亲家的这片果园,属于沈塘村的集体土地,当地要拿回使用权,也应该遵循法定程序和条件,给予陈女士一家适当的经济赔偿。如果有人为了“免费拿地”,就打着防疫的名义,随意毁坏村民财物,这种行为严重破坏法治精神,伤害民众安全感,理应严肃处理,问责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