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30日电 (李雪)当AI技术遇上传统农业,当“90后”博士为千年桥都注入智慧基因,一场由青年主导的科技革命正在山城悄然上演。10月28日,在“青春华章·青春红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记者跟随宣传组走进研究院、实验室,探访两支青年团队用创新成果展现科技报国的青春故事。
AI菜园:让农业生产“慧”思考
在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记者目睹了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解决方案与交付部负责人江帆指着大屏幕上的数据流介绍,这支年轻团队打造的AI菜园已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从数字种苗的精准培育,到未来农场的无人化作业,青年工程师们用代码重构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图为探访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青春华章·青春红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主办方 供图
潼南奉民菜园是他们的得意之作。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和AI决策系统,作物生长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水肥管理实现精准调控,生产效率提升显著。更令人惊喜的是,团队自主研发的“联农智选”可信农服平台、AI庄稼医院等产品,正让数字技术惠及更多农户。
研究院里,智慧育苗大模型的攻关昼夜不停,动物形态智能监测系统持续优化,这群年轻人用键盘敲击出乡村振兴的新节拍。“而这支团队平均年龄在30岁,这些最年轻的力量,恰好都扎根一线。”在江帆看来,这些青春力量正是研究院成员的缩影。
据了解,聚焦核心能力建设,研究院还自主研发了多款关键产品,如有限空间监管平台、“联农智选”可信农服平台、AI庄稼医院、AI村委助手等。同时,推出“联通耘丰·未来农场”“联通青鸾—低空慧眼”等创新产品的推出,以数字化力量全方位赋能“三农”发展。在技术前沿,研究院还携手多家合作单位,共同攻关智慧育苗大模型、动物形态智能监测等尖端课题;在智库建设上,专家团队为政府提供规划咨询,承担软课题研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已成为三农领域的重要智囊。
免励磁检测:为桥梁体检装上“智慧眼”
与此同时,在桥梁智能建造与运维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另一场技术革新正在发生。
一台沿着斜拉索攀爬的方正设备引起记者围观。“这是国内首台免励磁检测装置,能立体化诊断吊杆腐蚀与断丝问题。“90后”博士后夏润川的解说透着自信。

图为夏润川介绍研究成果。“青春华章·青春红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主办方 供图
过去,桥梁检测面临“看不见、测不准”的困境:切开保护套会损伤结构,传统漏磁检测又笨重低效。夏润川与团队从铁磁材料特性入手攻关数年,终于研制出这款不足十公斤的检测仪。如今检测效率提升数倍,马桑溪长江大桥等重要桥梁都已用上这项技术。
攻坚克难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在德余乌江特大桥合龙前夕,团队带着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奔赴贵州。当传统方法让工程停滞一月之久时,他们仅用两天就破解困局,最终实现8根弦杆对齐偏差全小于2毫米的奇迹,为这座荣获“全球最佳桥隧奖”的超级工程奠定基础。
从港珠澳大桥到川藏铁路,这支扎根西部三十年的团队已服务全国2000余座桥梁。夏润川说:“红岩精神激励我们用坚毅面对失败,用创新攻克难关。青年人的担当,就是要为群众建‘安心桥’!”
在两江交汇之处,青春与科技正碰撞出璀璨火花。当AI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当创新在崇山峻岭间架起虹桥,这群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别样的红岩精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