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两地供热民企遭接管,查查专项债的钱去了哪

   日期:2025-10-31 17:30:42     来源:狐度    浏览:0    评论:0    

文| 张彦宗

大象新闻10月30日报道,甘肃岷县供热民企宏源公司是当地招商引资项目,与县政府签订了30年特许经营协议。此后,企业陆续投入3.7亿元,保障了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的需求。然而,仅经营5年时间,宏源公司便被政府强行接管。

在山东博兴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投资4亿、运营15年的民营供热企业,曾因安全供热获得博兴县住建局发文表彰,被接管前却被指责“常年供热不达标”。

一个经营5年、一个经营15年的供热民企,为何不能安稳地经营下去?

资料图,图文无关

据两位民企负责人透露,岷县与博兴县都申请了供热专项债,这个债务民企没有资格申请,但国资可以。问题在于,政府有资格申请却没有达标的牌照——按相关规定,申报单位需持有效供热经营许可证。相关部门先是想借供热民企的名义申报发债,遭拒后,又提议让城投公司入股民企,后者也不答应,商量不成的事,最后就变成了“接管”。

有人说,既然是供热专项债,用于专门建设,民企就联合政府,该出资质出资质,一起拿下专项债搞自身建设不也很好?

岷县宏源公司董事长张永还真这么想过。他告诉记者,当时岷县住建局负责人让他出证明,证明其企业跟城投公司合作供热。他的回复是,可以出证明出身份,但专项债要到民企账上,真正用于供热建设,如果专项债的钱去别的地方,他就不背这个债务。结果不欢而散。

张永的这个说法如果属实,就让人怀疑,政府需要专项债,真实意图是发展供热基础设施,还是要套到这笔钱呢?以往案例显示,对一些地方来说,能拿到各种专项债就是本事,至于能不能还上另说,毕竟用钱的地方很多。

按这两家民企的说法,他们“不听劝”,一再驳了县住建局局长的面子,但不妨碍两地成功申请到供热专项债。但专项债资金不是拿到,就万事大吉了。审计时,申请者的供热资格问题,需要解决;地方债的钱怎么还,需要对策。

如果真是为了应付审计,就能理解两地县政府为何着急慌忙接管民企,路径还如出一辙。先是把从前的好评变为差评,借机取消它们的特许经营权。如此一来,县政府的城投公司有了合乎资格的企业、有了牌照,已经申请到的专项债可以应付审查了。同时,两家民企底子厚,账上有钱,可以放心地“化债”。

资料图,图文无关

这一猜测是否成立,有待上级部门介入调查。要调查的,不只是强行接管的理由正不正当,还有两地在申请专项债上是不是存在弄虚作假和“以抢化债”。不管两家民企真实的服务水平如何,有没有违规事项,省里对供热专项债的审计得清楚原委,看看县政府有没有瞒天过海的“神操作”。

为了要回企业,岷县宏源公司董事长四处奔波,向上级反映问题,迟迟没有回应,感叹“胳膊拧不过大腿”。也许是为了与县政府博弈,宏源公司“铤而走险”,其办公室主任出来披露,当地有1万户收不来取暖费,其中有1000多户是人情关系户,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实权部门的公务员,都以权谋私,可以免交供热费。可见,上级部门不只要审计专项债问题,还需要查处可能存在的大面积的以权谋私。

如果地方政府为了拿到专项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间接证明县财政吃紧。而这种吃相难看的争债行为,极大地打击了民企信心,破坏了营商环境,成为地方发展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从目前来看,岷县与博兴县两家供热民企遭遇的“灭顶之灾”,仅凭一句“服务不好”,无法让人信服。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