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农业生产总结谋划关键期,连日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第一管理区聚焦粮食单产提升、农业标准化建设与生态保护,以“送技术知识、优农机配置、强巡查防控”三大举措为抓手,梳理经验、补齐短板、谋划长远,为明年及未来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送技术知识:总结经验建模式,培训赋能强根基
“主任,今年我家水稻单产比去年多了整整162斤,多亏了咱们管理区推广的分段收获技术。”在第一管理区办公室,种植户李福成拿着刚卖完粮的小票激动地说道。近年来,第一管理区大面积推广水稻分段收获技术,既避免了集中收割带来的机械压力,又确保了稻谷的最佳品质。管理区通过现场示范、技术培训和政策引导,鼓励种植户采用这一科学收获方式。据了解,第一管理区全年水稻分段收获面积共计18650亩,占管理区水田面积的43.3%,切实为保障种植户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为破解单产提升瓶颈,第一管理区率先启动“经验复盘行动”,组织助农小分队深入田间,梳理出5项关键技术环节问题,从播种密度、水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对今年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中的成功案例与问题短板逐一讲解,让种植户们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单产持续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保养后的农机具整齐停放(王家鑫 摄)
优农机配置:精准引导强保障,入库检修备春耕
“这台新引进的雷沃沃得大马力自走全喂入式水稻收割机,比我那台‘老伙计’机器效率提高了40%!”在第一管理区农具场,种植户王春来正围着新农机仔细查看。为保障明年农业生产高效推进,第一管理区将农机具更新引导作为重点工作,一方面针对旱田机械需求缺口,主动对接农机生产企业,引进精量播种机、深松机等新型旱田机械12台套;另一方面聚焦恢复插秧机械保障,新增高速插秧机20余台,确保插秧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为让农机“持证上岗”,第一管理区加大农机入场入库力度,设立农机检修清洗服务点,组织技术人员对区域内20台拖拉机、21台水稻收割机、18台水田翻地犁等70余台(套)农机具开展“全面体检”,包括发动机保养、传动系统检修、机械清洗、机具喷漆涂油保养。“我们为所有农机具进行全面检查和清洗,保证每台(套)农机具都有‘健康证’’,让种植户明年能直接用,真正为他们提供便捷。”第一管理区技术员郭占佳说道。截至目前,第一管理区已完成90%农机具的检修清洗入库工作,预计10月31日前可全部完成。
强巡查防控:守护生态筑防线,严保耕地守底线
“禁烧期间,我们每天分3组巡查,确保不漏一块地、不冒一处烟。”第一管理区主任张凌霄说道。为抓好秸秆禁烧工作,采取并建立“全域巡查+重点盯防”机制,划分6个巡查片区,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同时利用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加强监管,目前已累计巡查80余次,区域内未发生一起秸秆焚烧事件,切实守护蓝天净土。
在资源保护方面,第一管理区进一步完善林草湿、耕地资源“三长”联动机制,组建专项巡查队,重点排查违法侵占耕地、破坏林草湿资源等行为。“我们坚决打击‘非农化’‘非粮化’行为,今年已开展专项巡查10余次,确保每一寸耕地都用于农业生产。”第一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冯富远表示。下一步,管理区将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倡议书等方式,提升种植户的资源保护意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技术扎根田间夯实发展底气,农机迭代升级释放生产活力,防控严守底线守护生态肥力,八五九分公司的实践不仅是对农业提质增效的精准破题,更构建起“藏粮于技、藏粮于机、藏粮于地”的立体保障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写下生动注脚。(来源: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