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内,无影灯散发着柔和而坚定的光芒,将专注与严谨的气息播撒在每一个角落。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与器械碰撞发出的细微轻响,交织成一曲生命的护航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就在这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麻醉科迎来了一例极具挑战的病例——一位身患多种高危疾病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这位患者情况极为复杂,高龄本就使身体机能衰退,更兼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EF值最低时仅达36%),疑似左室室壁瘤伴附壁血栓,且长期接受抗凝治疗。每一项病症都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为手术麻醉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麻醉科团队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凭借精湛的麻醉技术和先进的围术期管理理念,他们成功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彰显出处理极端复杂病例的强大实力。

术前,麻醉科团队在曹哲主任的主持下,开展了全科危重症患者麻醉评估及探讨。围绕精准麻醉策略,以规避心功能风险为前提,团队进行了缜密的评估。经过反复权衡,大家一致认为全身麻醉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患者本已脆弱的心功能,同时增加术后认知障碍及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于是,团队创造性地决定选用对生理干扰更小的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
操作过程中,曹哲主任亲自上阵,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精确地在L3/4间隙单次注入1%罗哌卡因11mg。随着药物的缓缓注入,感觉阻滞平面完美地控制在T10 - L4水平,既实现了完善的术中镇痛与肌松效果,又最大程度减轻了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干扰,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术中管理堪称一场“绣花功夫”,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危。在曹哲主任的指挥下,团队实施了有创动脉血压连续监测,实现了每搏血压的实时可视化。这一举措如同为患者的生命体征安装了一双“慧眼”,让医生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血压变化。在此基础上,团队精细化滴定血管活性药物,将血压、心率严格调控于预设的理想区间(BP 95 - 110/55 - 65 mmHg,HR 50 - 60 bpm),有效维护了心肌氧供需的脆弱平衡,避免了心肌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团队严格执行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策略,精准控制总入量仅700ml。这一策略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心脏前负荷,避免了急性心衰的发生,如同为患者的心脏减轻了沉重的负担,让其能够更加轻松地运转。
团队深知,完善的镇痛本身就是最好的心脏保护。术前,团队便精心规划了多模式镇痛方案。术中区域神经阻滞的应用显著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量,从源头上抑制了手术应激反应,降低了心率、血压的波动,为患者的心功能提供了双重保障,如同为患者的心脏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医院麻醉科技术水平、应急能力和围术期管理理念的高度体现。他们不仅确保了手术麻醉的安全平稳,更通过全方位的精准监护与干预,为合并严重心脏疾病的老年高危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现了骨科区域医疗中心手术室麻醉科的担当与风采,他们用专业和责任,书写着守护生命的壮丽篇章。
END
供稿:手术一部
整理编辑:李莹 高凌霄
审核:苏伟 李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