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半世纪重聚话变迁,宁乡一农村学校邀古稀校友回校感受沧桑巨变

   日期:2025-11-08 22:01:41     来源:长沙晚报    浏览:0    评论: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段施诺)11月8日,宁乡市第十一高级中学高十三班校友阔别母校50年后,应学校之邀回到母校看变化。30多名年逾古稀的校友跨越山海重返母校,在白发与笑颜的交织中重温同窗岁月,在校园的沧桑巨变中感受农村教育的蓬勃发展。

上午9时许,校友们陆续抵达校园,一双双紧握的双手传递着不变的同窗情谊。在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老校友们漫步校园,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感慨万千。大家一路走一路看,昔日简陋的平房教室已被崭新的电梯教学楼取代,尘土飞扬的操场变身红绿相间的标准化田径场。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学校科创楼、综合楼、学生宿舍、体育馆、学生食堂和校园文化广场等建筑,有的主体已完工,有的正在建设之中。“当年我们挤在砖木结构的教室里听课,冬天漏风、夏天闷热,没想到现在的学弟学妹能拥有带电梯的教学楼!”校友陶爱兰抚摸着教室的防尘黑板,眼中满是欣慰。

“作为农村高中宁乡十一中始终坚守教育初心,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校友座谈会上,校长袁友良介绍,学校目前有在校学生1200多人,教师110多名。近年来,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屡获突破,连续5年斩获宁乡科技创新“市长奖”,获批20余项国家专利;高考质量连续8年稳居宁乡全市农村高中榜首。当听闻母校从“粉笔灰飞扬”的农村中学,成长为兼具内涵与实力的现代化学校时,校友们纷纷为母校点赞。

自由发言环节,老同学们纷纷忆往昔、谈今朝:“当年我们带着窝窝头上学,如今学校有了宽敞的食堂;当年靠煤油灯复习,现在教室全是智能设备。”“母校的变化,就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缩影,更是国家重教的见证,也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生动注脚。”特意从深圳长沙赶回母校的熊新华和刘国强对学校的巨变感叹不已。

“50年前我们在宁乡十一中这片土地上求学,如今故乡关山成了文旅胜地,母校成了教育标杆。母校的蜕变,彰显了农村教育的坚守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教育力量。”专门从贵州赶回母校的高十三班班长熊正文激动地说,这次重回母校,是跨越半世纪的重逢,不仅重温了同窗深情,更让老校友们亲眼看到了母校从简陋到优质的华丽转身,这既是十一中人的骄傲,更是宁乡乡村教育的骄傲。”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