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福泉凤山:“订单农业+循环种植”让坝区农业“活”起来

   日期:2025-11-11 11:02:20     来源:金台资讯    浏览:0    评论:0    

坝区是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区域,福泉市凤山镇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优势,积极调整坝区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推广“订单农业+循环种植”的模式,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产出效益。

走进凤山镇竹王城坝区蔬菜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正在采收成熟的西葫芦与小青瓜。一旁的土地里,另一批务工群众也忙着移栽红菜苔和白菜苔幼苗。基地采用“边采收、边管护、边种植”的循环种植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农田全年高效运转,也让农民四季有活干、持续有收入。

“家门口就有这么大一片田坝,老板来投资开发,我们农民也跟着受益。忙完稻谷和玉米,就来基地干活,一天100块,工资月月结,真的很方便。”务工群众罗仕珍满意地说。

据种植基地负责人沈承光介绍,竹王城坝区总面积约1100亩,目前基地已流转260亩土地。9月种下的90亩西葫芦现已进入盛产期,日均采收约1200斤。红菜苔与白菜苔也已开始栽种,预计50天后即可上市。

“西葫芦采收期约两个月,亩产预计在一万至一万两千斤。红菜苔现在陆续下种,亩产4500斤左右。”种植基地负责人沈承光介绍道。

这种高效的循环种植模式,使基地保持了稳定的用工需求。目前,每天约有40至50名当地群众在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基地里活路不断,红菜苔、白菜苔还在种,西葫芦就已经开始采收。我们从8月份进驻,9月份开始发放工资,工人月收入普遍在2000元以上。”种植基地负责人沈承光表示。

在订单农业的推动下,基地的西葫芦、小青瓜主要销往成都,红菜苔与白菜苔则定向供应武汉市场。这种“定向产销”模式有效保障了农产品销路,也让土地效益持续释放。

“目前西葫芦亩产值约1万元,红菜苔预计亩产值为1.8万到2万元。”种植基地负责人沈承光说。

为进一步挖掘坝区潜力,基地准备扩大种植规模,计划明年试种白玉丝瓜和青丝瓜。作为凤山镇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竹王城坝区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里不仅是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田”,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田”。

凤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潘珺杰说:“凤山镇为推进2025年秋冬种工作,推动竹王城坝区产业发展,通过引进种植大户,发展短季精品蔬菜种植2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

据了解,近年来,凤山镇结合实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镇多个坝区已初步形成水稻、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有力推进了坝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福泉市人民政府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