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南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了南阳市“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并答记者问。

“十四五”期间,全市工信系统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工业经济呈现结构更优、动能更强、质量更高的发展态势。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呈现“全、大、强、优”四维特征。工业体系“全”,全市拥有39个工业大类、150个中类、335个小类,是全省工业门类最完备的省辖市之一;产业规模“大”,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占GDP比重25%;集群实力“强”,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分别达2家、6家;产品质量“优”,人造金刚石等一批“南阳制造”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产业体系重塑新格局,传统、新兴、未来产业协同并进。我市围绕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强力开展“7+17”产业链群培育提升行动,着力构建“1+1”产业布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凝聚新动能,平台、主体、成果转化一体推进。“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出转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80余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615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长了21倍。
数字赋能激发新活力,设施、场景、融合度全面提升。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一转带三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居全省第五位。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2.27万个,重点场景、热点区域、农村热点覆盖率达到100%。
绿色转型树立新标杆,工厂、产品、能耗控制协同推进。突出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4个重点行业,实施大规模绿色化改造,“十四五”期间,全市淘汰落后低效设备82台,7个产品(系列)被评为国家高效节能装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9.8%。
企业服务打造新生态,纾困、培育、赋能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等活动,推动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带头包联、专班跟进,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打造“宛商大讲堂”“企业家沙龙”等品牌活动,企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来源:南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