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以红色引擎驱动创新蓝海

   日期:2025-11-12 07:31:15     来源:湖北日报    浏览:0    评论:0    

“党建红”引领“科技蓝”的光谷样本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以红色引擎驱动创新蓝海

10月28日,黄浦江畔的锣声激荡,科创板的澎湃心跳随之共鸣。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批过会企业的身份,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这家从武汉光谷走出的“植物蛋白制药”领军企业,其发展历程中始终跃动着“农商蓝”的温暖脉动。

“科技企业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懂技术的‘耐心资本’。”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公司创始人杨代常教授感慨道。2013年,当企业仅持有8项核心专利时,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光谷分行党委便突破传统信贷框架,以专利质押发放首笔贷款。这在当时,是创新之举,走在了全国前列。这笔“及时雨”不仅帮企业建立了金融信用,更让关键纯化工艺研发得以延续。如今,该产品有望破解我国人血清白蛋白年进口量超50%的困局,成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党建红”引领“科技蓝”战略的生动注脚。

截至10月末,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已突破400亿元。该行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贷”“科保贷”等全周期产品体系,并先后助力15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多数企业从初创期即获得陪伴支持。数字背后,是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通过理念、机制、生态、文化四维变革,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注入“农商力量”。

一个有前瞻思维、擅于把脉定向的党委:

授信不看抵押看科技看未来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具备前瞻视野的党委,如同洞察未来的“金融舵手”。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在2025年度工作会上掷地有声地提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地方法人银行破解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这一论断,致力破解传统信贷模式“重抵押、看报表”与科创企业“轻资产、长周期”特性的错配痛点。

放眼湖北,光谷是科技的代名词,也是湖北的未来。眼下,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在这里强势崛起,数十万家中小微科创“幼苗”正热切期盼金融“甘霖”。为服务好光谷的科技企业,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将光谷分行设为科技金融“试验田”,赋予光谷分行授信审批权限下放、风险容忍度适度提高的专项政策,为科技金融业务松绑。同时,明确“80%资源投向光电子信息等三大优势产业‘卡脖子’环节”,精准锚定需求靶点。

总行党委前瞻决策,分行加紧“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2025年,光谷分行党委联合了高校、企业开展8次专题培训,内容覆盖专利地图分析、技术价值评估等实用技能。“过去看企业先翻财务报表,现在先看专利清单。”光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余俊华的表述,折射出从“怕坏账”的防守心态,向“怕错过优质技术”的价值发现意识转变。

整个变革操作层面的核心突破,在于构建了独特的“技术流”评价体系。在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的统筹下,光谷分行党委首创了“人、技术、市场、资本”四维模型,涵盖20项具体指标。其中,“人”看资历经验,“技术”评专利壁垒与成熟度,“市场”察客户意向与订单,“资本”则追踪投资动态——这套模型实现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精准画像。以禾元生物评估为例,其专利覆盖重组蛋白全流程且与3家三甲医院达成临床试验合作的细节,成为2亿元授信的核心依据。到2025年10月末,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用贷款余额近150亿元,占科技贷款的三成以上,充分印证“技术变信用”的可行性。

一支懂产业的“科技金融先锋”突击队:

跑遍了光谷的大街小巷

东湖高新区规划总面积518平方公里,集聚了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在营企业超过15万户,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光谷这么大?怎么才能服务好?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光谷分行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精选102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建“科技金融先锋”突击队,创新推出“园区包片+项目制”作战模式。他们将光谷22个重点产业园区划分为15个服务网格,每个突击小队变身“金融网格员”,与园区党组织共建共享企业培育清单、产业政策动态库,让金融服务精准触达创新末梢。

这套敏捷响应机制在关键时刻屡建奇功。2020年疫情发生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驿路通科技因供应链中断陷入资金困境,急需贷款采购通信设备。突击队3人项目组闻令而动,72小时内完成8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犹如一场“金融及时雨”浇灌企业生产链。

“从2015年首次获得50万元‘科技助微贷’,到疫情时的紧急驰援,10年陪伴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文龙感慨道。如今,其产业链上下游3家企业,都成了光谷分行的“铁杆粉丝”。

与此同时,在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构建生态、共享价值”的导向下,光谷分行以“党建联建”为纽带,联动政府、担保、创投等多方主体,打造“政策链、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四链协同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2025年以来,已与光谷金控、东湖高新区科创局、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近10家单位开展10多次党建共建,内容从政策解读会延伸至产业调研、项目对接会,党建真正成了资源整合的桥梁。

为深入创新腹地,光谷分行还在生物城、软件园、未来科技城等8个重点园区设立“党员科技金融服务站”,派驻的“党员联络员”不仅提供融资服务,还承担“政策宣传员”“资源对接员”双重角色。2025年以来,已为企业解读“光谷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补贴”等政策200余次,协助30家企业申报政府补助超5000万元,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农商行的服务站就像园区的编外服务窗口,帮我们解决了‘政策找不到、资金贷不到’的难题。”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园区负责人评价。

为破解轻资产企业的增信难题,光谷分行党委构建了多层次的风险共担机制,为核心风险“减震”,既与光谷金控共建风险补偿资金池;又联合担保机构推出“见贷即保”服务,免除企业反担保之忧。这些已显现成效,到2025年10月末累计推动近200家科技企业融资20亿元。此外,这与湖北省10亿元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资金池,形成了有效互补,进一步打消了基层“不敢贷”的顾虑。

更深远的转型,在于光谷分行从“资金提供者”向“价值连接者”的角色转变。服务锂钠氪锶科技时,客户经理肖烈不仅为企业发放800万元信用贷款,还依托生态资源帮企业对接三项关键支持——引入光谷创投1000万元股权投资解决股权融资需求,对接学者专家攻克正极材料研发难题,协助申请“光谷人才贷”为核心团队争取300万元专项额度。这种深度服务带来显著客户黏性,2025年以来,通过“以客荐客”获取新科技客户的渠道作用显著增强,占比达35%,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

产品创新在生态协同中持续突破,2023年,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光谷分行作为唯一本土银行机构,参与湖北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帮助10家企业通过专利融资近4亿元;2024年发放全省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省内知名大数据企业授信500万元,开创“数据资产融资”新模式;2025年先后推出“科创企业供应链贷”并成功发行全省首单科技创新金融债券,实现对科创企业“资产端+负债端”双向赋能。截至2025年10月末,光谷分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近30亿元,市场份额连续5年稳居武汉首位,在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质押权人排名中位列第一。

一种寻求“平衡”的金融文化:

引领光谷分行党委守正创新

“敢创新”与“防风险”的平衡,植根于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主导的金融文化建设。2025年被明确为全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宣传教育年”,一系列活动层层推进,编制科技金融合规案例并梳理典型风险点,围绕“创新与合规的边界”举办6场专题辩论会,邀请监管部门专家解读科技金融合规要求,走进园区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普及活动,还组织覆盖全员的合规知识测试。通过多维度渗透,“五要五不”行为准则逐渐内化为员工的职业底线。

“党组织监督不是束缚,而是最好的保护。”党员突击队长、客户经理董杰的体会很有代表性。在评估某初创芯片企业时,团队为其前沿技术所振奋,但董杰在交叉验证中发现其一项核心专利存在潜在争议。他顶住加速放款的压力,坚持引入第三方技术尽调,最终帮助企业完善了知识产权布局,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更安全的融资方案。“合规不是不做事,而是为创新保驾护航——这套准则帮我们划清了‘敢担当’与‘守底线’的边界。”

文化的力量在关键节点更显珍贵,2020年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公司紧急参与“两山”医院建设,急需资金采购洁净手术室设备。党员突击队长、客户经理戚爽带领团队连续48小时加班,远程核实订单、线上评估专利价值、协调各环节审批资源,最终紧急放款950万元。“当时没人想过‘万一坏账怎么办’,只知道这笔贷款关系到医院能否按时收治患者。”戚爽回忆,如今华康世纪已登陆创业板,核心结算、代发薪等业务仍全部扎根光谷分行,这种“雪中送炭”的自觉,正是文化浸润的成果。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风险管控逻辑上,“过去风控更像‘刹车器’,看到不符合传统标准的项目就直接否决;现在更像‘导航仪’,会和业务部门一起寻找合规路径。”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中心负责人刘新形象地比喻。他还举例说,在某初创期AI企业无营收、无抵押的情况下,风控团队没有简单否决,而是联合AI领域专家评估其商业价值,最终设计“专利质押+创始人个人连带+政府风险补偿”的组合方案,既控制风险,又满足企业500万元融资需求。2025年以来,光谷分行科技信贷“否决转优化”的项目占比达18%,较2024年提升10个百分点,真正实现“创新与合规”的平衡。

这种合规底色,也赢得了合作伙伴的认可,“通过党建共建,我们真切感受到农商行团队‘专业、严谨、干净’的特质。合作5年来,没有一笔业务涉及‘潜规则’,这是我们愿意长期携手的核心原因。”光谷金控市场负责人评价。文化建设最终转化为商业可持续性,到2025年10月末,光谷分行科技贷款不良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在对科技企业实行优惠利率、让利于企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结语

到2025年10月末,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光谷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7500家,助推15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市场观察指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通过体系化的布局,正推动科技金融从“样本”走向“范式”,为武汉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注入本土动能,也为区域性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探索出可复制的实践路径。随着各项举措逐步落地,“党建红”引领“科技蓝”的模式,必将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为湖北支点建设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至此,一条以红色引擎驱动创新蓝海的光谷之路,愈发明晰而坚定。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