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贵 张蒙
刷脸通行的智慧门禁筑牢家园安全防线,工业旧址蝶变的特色街区涌动消费热潮,AI大模型为政务服务注入高效动能,空天大数据基地托举科创发展梦想。“十四五”五年间,焦作市解放区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上,挥毫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精彩篇章。
解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焦作市委决策部署,强力实施“产业立区”“科创强区”“民生优区”“生态美区”“改革兴区”五大战略,围绕数字经济、文商旅、都市新工业三大产业,打响数字赋新、商旅出新、工业上新、金融促新“四新会战”,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区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1到9月份,解放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7.4亿元,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5.88亿元,同比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790万元。引进省外境内资金项目28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44.46亿元。
“十四五”期间,解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河南省营商环境先进市辖区等5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 丰富基层协商善治新内涵
10月31日,远嫁北京的李红钰女士回到解放区焦北街道幸福街社区龙光西院探亲时,发现小院大门安装了“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刷脸”即可进入;在城区内,关注“解放区环卫公厕”微信公众号或扫描标识牌二维码,就能精准查询就近公厕信息,切实感受到多维“334”安防智能化与智慧化公共服务带来的便捷。

“十四五”期间,解放区坚持党建引领、人民至上,将“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延伸至楼组、街区、网格及智慧社区建设,实现从“政府管理”“多元共治”到“智慧赋能”的转变。投入3000万元对228个居民楼院实施数字智能化改造,以智慧社区数字化服务、管理、安全防控3个中心为载体,在34个社区全面推广智慧停车场、智慧消防、智慧井盖等系统,增设交通出行、设施管养等数字应用场景,涵盖智慧党建、物业、养老等综合服务,让居民生活更智能、更精细。
探索“党建引领+智慧社区”模式,构建“社区党支部+网格+物业管理+智慧社区”党建共同体,在564个居民楼院成立“党群议事会”,5100名党员交叉任职,动员13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1000余名区直党员干部担任兼职网格员并亮明身份。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形态,组织200余家社会党组织开展社区公益活动,通过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以“五社联动”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件件有回音。
“智慧解放”(5G+智慧城市项目)获全省一等奖、全国第四届“绽放杯”智慧城市专题赛全国二等奖,《党建引领全域融合探索建立“社区合伙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入选“2024年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百佳案例。
产业布局 开拓“数字赋新”发展新赛道
走进解放区八大专业园区,活力涌动。这里已引进华为、航天宏图等数字类企业超2000家,带动就业2.5万人,吸引2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构建起覆盖政务、金融、交通等领域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探索出“感知、联接、计算、应用”四位一体的数能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成为数字经济集聚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十四五”以来,该区在北京、上海等5市建立驻地招商联络处,对接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接洽客商800余批次,重大项目储备动态保持在200个以上,其中产业项目不少于150个。落实“13710”工作制度,从工业及信息化、文商旅等五大领域精选50个重点项目实施“550”项目攻坚,前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达30个,总投资155.29亿元。
以数字经济为产业转型核心“驱动源”,解放区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制定8项工作任务,编制专项规划,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环境、数字技术发展、数字与产业的融合以及贸易潜力等方面,布局编制数字经济专项规划以及项目,整合中纬测绘、航天宏图、小鹰航空、华翼智鹰等企业资源组建“低空经济”产业园,发展遥感测绘地理信息、数字标注等新兴产业。
解放区实施“百企进城、工业上楼”计划,推进铁路电缆智能化升级、中州机械高端生产线等项目建设。重点对接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总投资50亿元的链家绿能真空玻璃产业基地、7.6亿元的空天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快速构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新格局。
科技支撑 打造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面向卫星互联网领域的焦作空天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解放区通过优化规划、科技扶持等举措,计划10年建成60亿级空天信息产业基地;河南平原光电依托市级重点实验室对接省科学院,创建省级中试基地;焦作铁路电缆凭借产业优势,建成市级轨道通信信息传输电缆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高地在解放区加速崛起。

“十四五”以来,解放区实施“科创强区”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培育转型新动能。
该区深化院校地科技合作,在装备制造、地理信息、安全应急等领域,深化与河南理工大学、黄河交通学院等院校合作,在装备制造等领域助力研发攻关,助力焦作市应急科学产业研究院、灵境矿山重点实验室研发攻关,鼓励“揭榜挂帅”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同时,建立区、街道和社区(村)三级人才信息库,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一揽子”服务保障体系,让广大人才在解放区真正实现安心扎根、大胆创业。构建“科创型种子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四级培育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着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河南数字动漫产业园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纬测绘成为省级首批“首席数据官”试点企业,铁路电缆厂申报为省创新“龙头”企业,30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1%。今年前三季度,新推荐科技型中小企业37家,新增科创型种子企业1家,7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文旅融合 构建串珠成链消费新场景
华灯初上,平东里文商旅创意街区灯光璀璨、人声鼎沸,40余家特色美食餐馆、小零食专卖店、文化演艺场馆客流涌动,好吃、好玩、好逛的生活休闲购物生活商圈点亮城市新生活。这个由老工业厂区改造的街区,植入潮玩、餐饮等新业态,让消费成为美好体验。
作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解放区以“一轴一带一廊四区五街”布局为抓手,将工业、红色、民俗等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串珠成链”,加速文商旅资源价值转化,实施18个总投资近130亿元的文旅项目,建成猫岔民宿、花海广场、河南数字动漫产业园、“解放小剧场”等特色项目,并成功举办焦作首届飞天国潮秀。
依托14处近现代工业遗产,解放区在闲置旧址植入“文化+商贸+旅游”元素,使促消费新场景在老建筑、老厂房、老车间拔地而起。原焦作神华重型机械制造厂旧厂区实施全域拓展性开发保护,打造成一个融工业文化、创新商业、非遗体验等为一体的沉浸式的“城市工业遗产更新”新场景。
以北部浅山片区资源为基点,解放区积极融入京冀晋三地太行山旅游联合推广活动,精心打造“南太行十里画廊休闲带”,其中,北部深山的猫岔民俗村已成为我省北部山区集民宿、美食、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区。
建设面积17.92万平方米的解放区花海广场以“造势”“成景”为建设目标,已成为南太行市民争相打卡的避暑胜地和文商旅产业的新引擎。
民生福祉 共享人和政通发展新成果
解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每年承诺为民办理10件实事,从政策落实到项目推进再到成果兑现,层层压实责任、件件狠抓落实,用实打实的民生投入与看得见的发展变化,书写了“人和政通、共享发展”的民生答卷。

在基础设施升级方面,解放区聚焦群众“出行难、居住差”的痛点精准发力。交通出行领域,累计投资3.32亿元完成牧野路、孟州北路等15条道路的贯通扩宽施工,成功打通南通路南段、龙源路西段、孟州路北段3条断头路,同步完成陶瓷路、新安路东段等5条道路外侧2.2万平方米破损路面修补,让群众出行更顺畅;20条道路地下管网改造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居住环境改善上,投入3300万元改造38个老旧小区,1900万元修缮127部电梯,完成31个老旧小区49.6公里管道修整,同时推进新店村等5个安置小区建设,让居民“住有宜居”的愿望逐步实现。
公共服务优化领域,解放区多点发力、全面提质,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教育方面,先后完成幸福街小学教学综合楼重建、映湖路小学扩建新建等工程,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得到有力改善,为孩子们搭建起更好的成长平台。医疗方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均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其中王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脱颖而出,被评为国家级“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养老方面,积极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已建成38家老年人助餐点,累计服务老年人就餐7万余人次,这些助餐点成为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幸福港湾”。
生态与文体建设齐头并进,为民生福祉增添亮色。生态保护上,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扎实开展绿化造林、封山育林3100亩,组织义务植树2.5万棵,让城市绿意更浓、生态更优,为群众打造了宜居的生态家园。文体赋能上,成功举办河南省南太行山地越野赛、城市迷你马拉松等一系列特色赛事,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解放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赢得广大群众踊跃点赞。
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一组组温暖的数字,一件件惠及民生的实事,共同勾勒出解放区民生事业的蓬勃图景,彰显着厚重的民生温度,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民生动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十四五”的成就已载入史册,“十五五”的征程已然开启。解放区将真抓实干、拼搏进取,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开创解放区“二次创业”新局面,积蓄奋斗力量,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奋勇争先,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