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开车叼牙线棒被罚,执法不是拿着放大镜找茬

   日期:2025-11-13 16:30:56     来源:狐度    浏览:0    评论:0    

文|半糖可乐

近日,无锡市民钱先生开车时嘴里叼了一支牙线棒,被认定为“妨碍安全驾驶”,受到警告处罚。他质疑交警部门执法的严肃性、合理性。11月12日,问政江苏栏目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友讨论激烈。12日傍晚,记者从无锡宜兴市交管部门获悉,经复核,原认定不当,已依法撤销。

钱先生的处罚虽然撤销了,但回看整个过程,还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从抓拍的照片来看,当时钱先生的驾驶姿势非常规范,双手紧握方向盘,目视前方。虽然嘴里叼着牙线棒,但外人根本看不出,此举有分散他的注意力,影响驾驶操作。

若是监控自动抓拍违法行为时,识别不清楚,把牙线棒当成了烟,才错罚了钱先生,外人也好接受些。这种情况下,只要司机投诉、二次审核之后撤掉处罚就可以。没想到,交管12123APP管理员回复钱先生,“嘴里叼牙线棒如果存在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驾驶操作的行为,属于妨碍安全驾驶”。也就是说,不存在把牙线棒认错的误会,罚的就是你叼牙线棒。

无锡宜兴市交通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回应,更让人吃惊。他说,“不管是叼牙线、叼牙签,还是嚼口香糖,都是妨碍正常交通”。相比叼牙线、叼牙签,司机开车时嚼口香糖更常见。如果认为口香糖让司机分心,要处罚,那说话、唱歌、聊天、打哈欠,是不是也可以被认定为让驾驶员分心的行为,也要被处罚?

法无授权不可为。该工作人员一边说“交通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叼牙线”,一边又强调开车叼牙线违规,是不是觉得自己大过于法呢?即便法律不能穷举所有的违规行为,交管部门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判断时也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如果钱先生确实因为叼牙线影响了开车,比如一只手离开了方向盘,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罚他才说得过去。

如果执法部门任意扩大处罚范围,不仅会侵害居民的合法权益,也会伤害执法的公信力,透支公众对执法公正的信任。驾驶员难免会担心,道路上设置的高清监控镜头,方便了某些人拿着放大镜挑刺找茬、没事找事,动辄给人一张莫须有的罚单。申诉则困难重重。

像这次钱先生的申诉就被驳回,媒体介入后,相关部门才改了说法,说当事人的行为未实质性影响到操作驾驶车辆,原认定确有不当。人们自然会问,如果媒体没有介入,这个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判定错误,是不是还会继续下去?若申诉渠道不畅通,相关工作人员也只是被严肃批评,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这样能管住系统内随意扩大执法范围的冲动吗?

从根源上来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离谱事,还是因为“妨碍安全驾驶”缺乏具体标准,导致基层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对此,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细化危险动作,让处罚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对于法律没有列举、但确实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动作,执法者要给出逻辑严密的处罚说明,论证该行为直接危及公共安全,避免主观臆断的“挑刺式执法”挑战常识,伤害公信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