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曾是农村群众的一件“烦心事”,填土炕、生火炉,忙里忙外、烟熏火燎。“十四五”以来,在甘肃省永靖县的岘塬、刘家峡、三塬等乡镇,随着电炕、电暖气等清洁能源供暖设备“入户”,村民们告别了柴草与煤炭取暖的旧时光,过上了环保安全、温暖舒适的冬天。
深秋时节,岘塬镇刘家村州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刘尚宽家中,院子里菊花盛开、花香扑鼻,房屋内温暖如春、干净整洁。过去,村里大多数农户冬季都依赖燃煤取暖,操作麻烦、屋内脏乱,存在安全隐患,燃烧产生的烟雾还污染空气。

居民家里用上了清洁能源供暖设备(永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说起刘尚宽家的变化,源于镇上2023年积极推广实施农村热源清洁化改造,通过“财政补贴+农户自筹”的方式,免费为村民上门安装清洁能源供暖设备,刘尚宽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现在,刘尚宽掐指感慨道:“以前冬天买煤得花1700多元,还得费力拉运储存,现在用电取暖每月电费只要200多元,既省心又划算,浮尘也少了,老伴的咳嗽毛病都减轻了。”
在岘塬镇刘家村6社,75岁的刘玉明老两口正在院子里精心分装苹果,准备去村里的合作社卖个好价钱。当谈起家里用了电炕、电暖气的便利时,刘玉明开心地说道:“以前,村里一到冬天就灰蒙蒙的,填炕时烟雾弥漫,空气不好。现在,炕不填了、炉子不烧了、空气变好了,取暖也干净方便,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居民家里的空调电器(永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截至目前,岘塬镇三年累计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694户,覆盖率达到78%,越来越多的农户告别了“燃煤时代”。岘塬镇刘家村党委书记刘来恩介绍说,“清洁能源改造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既改出了宜居环境,更暖了群众的心。我们通过入户宣传政策、协调施工进度、跟进验收服务,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让村民们享受到了便利。”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要求。岘塬镇人大主席马和军表示:“这为我们基层推进民生工程、践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岘塬镇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加快清洁能源项目剩余户改造进度,做好后续运维服务,让绿色能源既暖民心又强根基,用实际成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十四五”以来,永靖县累计投入14266万元推进农村热源清洁化改造,覆盖6个乡镇(刘家峡、太极、三塬、岘塬、盐锅峡、三条岘)共12566户群众。通过推广电炕、电暖器等清洁取暖设备,构建起绿色高效的供暖模式。项目实施不仅让农户实现了“温暖过冬、清洁过冬”,更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推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如今,永靖农村正以“屋里暖、窗外蓝”的新面貌,书写着乡村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来源:永靖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