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处理复杂环保执法问题时,常常感到力量薄弱。如今一个电话,就能获得区域执法协作组‘点对点’的技术支持,整个环保系统拧成一股绳,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了!”近日,汝州市生态环境分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马学军谈起工作变化,感慨不已。
这一转变,得益于今年10月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创新推出的“一岗双责、协同联动”执法机制。该机制打破了市、县(市、区)之间的执法壁垒,构建了信息共享、任务共担、责任共负的工作格局,推动生态环境执法从过去“单打独斗”向“全市一盘棋”协同作战转变。
机制运行以来,全市依托区域协作已开展联合执法50余次,协同查处环境问题36起,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6%,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宝丰县一家建材企业的转变就是生动例证。此前,该企业因粉尘排放不达标屡被投诉,受技术能力限制,整改始终未能治本。区域执法协作组成立后,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专家主动上门,“把脉问诊”,不仅指导企业完成环保设施升级,还协助建立起全流程环保管理制度。“现在执法人员不是来‘挑错’,而是来帮我们‘解难题’!”该企业负责人张经理表示,环保达标后,企业社会形象改善,经济效益也同步提高。
“区域执法协作组的设立,从根源上破解了市、县执法‘两张皮’的问题。”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王红旗说,通过力量下沉、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跨区域、跨层级执法协调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初步形成“问题共治、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执法效能实现质的飞跃。
下一步,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持续深化区域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联动范围、优化响应流程、强化技术赋能,以更实作风、更细举措守护鹰城绿水青山,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蔡长伟 吕红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