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糖可乐
“我从2019年开始就没再用过暖气,连管道都隔断了,每年还要给他们交1045元,这钱掏得实在是太憋屈了。我的诉求是希望能给我办理彻底的集中供暖断网手续,以后就不用再办停热手续了,但热力公司、物业公司都不给办。”近日,西安市市民刘先生向媒体讲述了自己的糟心事。
资料图。图文无关。
刘先生的经历,在西安很有代表性。不管是房子空置没人住,还是供暖管道已经被隔断,都得交30%的取暖空置费,很多人觉得不公平,就去官方平台投诉,或去法院起诉。居民不想交钱的理由简单而直白,没用暖气,就不缴费,上哪说都是这个道理。
然而,热力公司收钱也收得理直气壮,要算的账也复杂得多。首先政策是这么规定的。《西安市集中供热条例》规定,“停止用热的用户,应当向供热企业交纳基本热费”。刘先生所在小区的物业就用这条规定来“怼”他,如果有意见就“通过修订条例来解决”——意思很明确,有本事先去把规定改了。
政策为什么规定收这笔钱?有人从供暖专业领域给出的解释是,如果一栋楼的大部分用户都使用集中供暖,那零星不用暖气的住户,也存在户间传热。而且,如果有用户不用集体供暖,并不会减轻热力公司的工作量或者降低成本,相反会产生更大的能耗。
还有人认为,供热基础设施在前期的投入非常大,需要后期相对稳定的收入,才能保证供热公司正常运转。政府支持缴收基础热费,既是为了保护企业利益,也是保民生的手段。
平心而论,这些理由并不能让市民服气。所谓住户之间的户间传热,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专门的计量仪器,这点理论上存在、实际很难感受到的热量,很难让市民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
刘先生不愿意用集体供暖,很大部分是因为第一年用的时候不怎么热,无法满足需求。正常交钱的时候,暖气都不热,管道都已经切断了,还要说蹭到了邻居家的暖气,怎么都让人觉得没有道理。再说了,就算存在户间传热,30%的基本热费又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什么依据?
热力企业前期成本高是事实。政府要保民生,维持热力企业的正常运转,确保供暖不停,大可以给企业补贴,弥补企业的这部分损失。跟居民收30%的取暖空置费,那就是把成本转移到没有暖气的居民头上。居民享受不到暖气,还要为自己没有的消费买单,谈何“保民生”?
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地方已经取消了取暖空置费。比如2020年,石家庄规定,主城区无人居住暂不用热空置房将不收取采暖费。供热企业因此收入减少,不足以补偿供热成本的部分,由政府给予适当临时性补贴。
别的地方取消了,自己所在的城市坚持每年都收,居民自然更不乐意交这笔钱。
这些年,因为这30%的取暖空置费,刘先生和涉事物业、热力公司陷入了一场拉锯战。其实,只要热度达标,温暖到位,刘先生又何苦这么折腾?
资料图。图文无关。
同刘先生一样,每到供暖季,很多西安市民都会因暖气闹心。2023年,西安市燃热服务中心供热科科长对媒体表示,关于供暖的投诉大部分都是反映家里温度18℃,但体感温度很低,还是觉得冷。“这个问题主要与供热成本有关,随着成本上涨,供热温度标准也有所下降……”
言外之意,居民要想暖气更热,就得多掏钱,但供暖事关基本民生,涨价关系重大。不好涨价,又要控成本,又没有额外补贴,就只好调低温度标准。居民觉得不热,就要退出集中供暖。退出的人多了,热力公司更难维系。从这个角度看,30%的取暖空置费,就成了阻拦居民停暖的有力障碍。
本来热力公司就占据市场垄断地位,如果居民不能用脚投票,不管用不用,都得交一笔钱,热力公司又怎么有动力改善服务,通过其他方式降成本或筹资,来确保暖气够热?
取暖空置费事关公平,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需要有关部门倾听居民的呼声,早日解决问题。如果只保障热力公司照原样运行,却不保证千家万户能过一个暖冬,那就有违保民生的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