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进入“大河运时代”,港口布局有了新调整。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在发展流域经济、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内河港口的设立,表明在新的水运通道方面将会获得新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随着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的公示,河南省港口布局优化也迎来新成果,从2+8港口布局到1+4+6港口布局,再到拟新调整的1+6+4分层次港口布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信阳、洛阳、许昌、驻马店港降级,开封港入围。

河南1+4+6港口布局规划 ©征求意见稿截图 仅供参考
近日,《许昌港总体规划(2035年)》专家论证会在襄城县交通运输局召开。
会议由许昌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晓杰主持,旨在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

许昌港总体规划(2035年)专家论证会 ©官网
据了解,《许昌港总体规划(2035年)》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会议重点听取了专家和各单位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将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计划于2025年11月25日前报许昌市人民政府审批。
根据报道,经过9个多月的协同推进,许昌港建设已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成功纳入《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35年)》“1+6+4”港口布局体系,成为4个“一般港口”之一。

许昌港疏港交通规划图 ©官网
另外,在内河航道方面,北汝河航道被列为河南“两纵两横4干6支+其他航道”中的“6支”航道,双洎河航道纳入“其他航道”规划范畴,为许昌港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许昌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结语
河南进入“大河运时代”,继周口港、信阳港和漯河港之后,11月5日平顶山港正式开港运营,成为河南省第4个货运通航城市,标志着豫西地区实现‘通江达海’。
而根据规划,在近期(2025-2030年)还将高标准实施郑州港,推动实现航空港、铁路港、出海港、公路港“四港联动”;另外推进漯河、平顶山、信阳等省主要港口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南阳、商丘港等省重要港口。
放眼未来,展望远景,依据水利规划统筹实施贾鲁河、涡河和运粮河联通工程;连通贾鲁河、黄河和伊洛河,支撑郑州都市圈建设;推进金堤河通航、濮阳台前港区建设,形成连通京杭大运河的新通道。
关注珂尔,了解核心区规划和重点城建生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