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阳光和煦,平顶山市湛河区姚孟村的田野间热闹非凡。一场由平顶山市蜂业协会组织的“蜜蜂文化”科普教育活动正在这里生动开展。来自平顶山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的师生代表,平顶山市蜂业协会的会员以及一线蜂农齐聚一堂,沉浸式学习蜂产品知识,共同探寻蜂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活动现场,近百个蜂箱整齐排列,“蜜蜂的生态价值”“真假蜂蜜鉴别”“蜂产品营养解析”等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依次陈列,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眼下正值冬季,气温偏低,蜜蜂进入休养期,主要依靠人工补喂糖浆和花粉过冬,待来年春暖花开再‘复工’采蜜。”讲解员轻轻打开蜂箱,取出巢脾向大家展示,“别看蜜蜂个头小,它们在传花授粉方面发挥着大作用,是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的‘守护者’。”
在蜂产品科普展示区前,工作人员带来了纯正的蜂蜜、蜂花粉等产品,从颜色、味道、浓度等方面现场演示真假蜂蜜鉴别技巧:“把蜂蜜滴在纸巾上,真蜂蜜浓度高,不会扩散渗透,能拉出细细的长丝,假蜂蜜因掺水会很快扩散渗透,很难拉出长丝。”讲解人员一边演示,一边为大家答疑解惑。
“以前只在超市买过蜂蜜,从没亲眼见过蜂箱,今天近距离观察了蜂群、学习了鉴别方法,特别有收获。”平顶山学院经管学院学生李佳聪说,“蜂产品营养价值很高,但不少人担心买到假货。我认为可以借助优质营销,打造本土蜂产品品牌,在帮助消费者提升认知的同时,也助力蜂农拓宽销路。”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是我们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平顶山学院带队老师张玉涛表示:“把知识变成可看、可听、可感的鲜活体验,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蜜蜂的生态价值,思考关于蜂业转型发展与文化营销的路径,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了解,近年来,平顶山市蜂业协会持续聚焦蜂产业发展,积极开展“蜜蜂文化”系列科普活动,通过实地演示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传播蜜蜂生态价值与蜂产品知识,同时广泛吸纳各界建议,助力蜂业持续健康发展。(蔡长伟 李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