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民最近翻出了一段 “古董级” 采访,时任日本陆上自卫队参谋长的福山隆中将语出惊人:"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一周内就能消灭中国全部舰队。"

这段视频的拍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前后。彼时,我国海军虽已开启现代化进程,但福建舰等核心装备尚未入列。
日本凭借多年积累的海上自卫队实力,仍沉浸在"亚洲第一海军"的迷梦中。福山隆作为陆自高层,其言论折射出当时日本军事界对"以陆制海"能力的盲目自信。
它们寄希望于12式反舰导弹的部署,这款在88式导弹基础上改进的武器,早期型号射程约200千米,让日本产生了可以牵制中国舰队的错觉。
但刻意回避弹道导弹这一前提的设定,无异于掩耳盗铃的纸上谈兵。

我们明明有弹道导弹,凭什么不考虑?真当我们是宋襄公吗?
十年来,我国海军已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福建舰、山东舰、辽宁舰三艘航母为核心的远洋作战体系已然成型。
其中,福建舰作为首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满载排水量超8万吨,可搭载多种舰载机实现满载起飞,其作战效能远超日本改装后仅能搭载F-35B的2.7万吨级"出云级"直升机航母。
围绕航母形成的战斗群更是令人瞩目。
055型万吨驱逐舰被誉为"亚洲最强战舰",配备双波段雷达和11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052D型驱逐舰具备区域防空能力;水下潜艇协同作战,构建起立体化攻防体系。

反观日本所谓的"反舰优势",在我军现代化战力面前早已荡然无存。
事实上今天日本的海上和空中反舰能力相当普通,因为美国不敢让它拥有强大的反舰能力,怕被反噬。
海上自卫队主要反舰装备还是90式和美制鱼叉反舰导弹,均为射程在200公里以内的亚音速反舰导弹。
空中反舰武器是93式(ASM-2)反舰导弹,仍然是一款射程在200公里以内的亚音速导弹,与其他国家主流反舰导弹(JSM、LRASM、鹰击-12)相比在射程、隐身、智能化上明显落后,已不具备对抗大型航母编队的突防能力。

【93式空舰导弹,性能相当于我国的C801空舰导弹】
美国一直在努力确保日本无法独立完成 "侦察-决策-打击-评估" 的完整杀伤链,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离开了美国的系统支持,日本自卫队的战斗力至少下降一半。
日本现在把宝全部押在12式反舰导弹上了,它的射程提升至1500千米,试图强化"防区外打击"能力。

【12式反舰导弹】
但我们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已形成压倒性优势。轰-6K轰炸机挂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末端速度达10马赫以上,采用"钱学森弹道"让现有拦截系统形同虚设。
现代海战早已不是舰艇数量的简单比拼,而是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全面较量。
日本海上自卫队不仅舰艇数量有限,更缺乏体系化支撑,其作战效能和我们相比,存在明显代差。
日本右翼翻炒旧论的背后,正反映出其内心的焦虑,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我国海军技术已全面超越。
另一方面,美国对日承诺的可靠性正在动摇。特别是某人上台后,直言和日本"算不上朋友",让日本所谓的"靠山"显得岌岌可危。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比喻一针见血:"越小的狗越会叫",道出了这种外强中干的真实心态。
不过,日本酷爱军事冒险,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部曾狂妄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陷入战争泥潭。
八十年代,又有声音叫嚣"日本可以说不",最终在泡沫经济破灭后偃旗息鼓。
如今翻炒十年前的过时言论,不过是历史闹剧的重演。但这种不负责任的炒作,不仅暴露了日本右翼的扩张野心,更可能误导民众认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