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男生穿裙子戴假发跑步夺冠,“违反体育精神”了吗?|新京报快评

   日期:2025-11-22 16:01:49     来源:新京报    浏览:0    评论:0    

▲男学生参加校运会时穿裙子戴假发并夺冠。图/新京报我们视频

据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11月21日,一段男学生参加校运会时穿裙子戴假发,在跑步比赛中夺冠的视频引发关注。记者获悉,事件发生于11月20日,地点是厦门市松柏中学。该校其他学生称,该男生扮演的是游戏角色。

不过,事件之后的走向,却更令人玩味——该学生因“违反体育精神”成绩被取消,其班级的精神文明班级奖评选资格也被取消。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称,相关科室已介入处置,会促进校方与学生的沟通,教育引导学生。

从事件本身来看,该学生的初衷或许只是为了活跃赛场氛围、张扬自我。这种轻松与玩笑,更像是一种青春表达。而此次男生夺冠后,校运会现场响起的热烈欢呼声,也证明了这一点。相信,这足以成为当天现场同学一段难忘的记忆。

但现在学校以“违反体育精神”之名,将该学生的成绩取消。这种严厉的惩罚,甚至影响了班级——取消其所在班级的精神文明班级奖评选资格。但该生到底是违反哪一项“体育精神”,学校目前语焉不详。其实,网友也不太理解,“体育精神不是更高、更快、更强吗”?

而且,学生显然不可能是突然“变装”的,他在检录时就已经如此了。学校既然觉得不妥,何不事先拦下?这也令网友质疑,学校其实一开始也没觉得有问题,在引发网络围观之后才突然“脸色一变”,取消了成绩。这样的态度转变值得揣摩。

细究就会发现,此事的关键,不只是这位学生的成绩如何、最后能否反转,而是校园究竟能否容纳个性化的表达?至少,在运动会这种本就挥洒汗水、肆意奔跑的场合,学生是否可以不那么拘谨?

且不必说校园运动会,哪怕是在重大的体育赛事上,今天的人们也都越来越能欣赏个性鲜明的表达。

比如,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上,4×100米混合接力决赛后,福建队何锦櫶在转播镜头下大方亲吻了四川队的刘峡君,给全国观众“撒糖”;广东队谢思埸上台领奖时,全红婵抱着谢思埸的宝宝在台下庆祝,这一幕也让无数网友直呼“萌化了”。此外,像前些年傅园慧“洪荒之力”的幽默发言,近些年吴艳妮带妆上阵的张扬风格,早已成为各自的独特标签。

这些为人津津乐道的场面,其实都在提醒我们:体育从来不只是冷冰冰的成绩与名次,它同样承载着情绪、个性与真实的人格。而如今的观众也会以更松弛的心态欣赏这样个性化的表达。毕竟,无论是顶级赛事,还是校园运动会,内核都是类似的——体能力量、求胜意志、个性张力无拘无束的展现。

当然,这些顶级赛事和校园运动会终究在规范要求方面有些差别。比如,顶级赛事出于对公平的考量,对着装也会有统一要求,这难以一概而论。但校园运动会除了要展现公平竞技的精神外,也确实有娱乐放松的性质。因此,如何尽可能地拿捏好尺度,让学生既畅快淋漓又不失分寸,恐怕也需要学校仔细掂量。

至少要做到的一点是,如果学校在意学生在运动会上的着装,不妨在赛事开始前就明确要求,如果事后再取消成绩,甚至还有额外处罚,难免让学生和公众都觉得“委屈”。

诚然,如一些网友所言,校方如此做法或也有缘由。如为了避免陷入“管理松散”的争议,试图通过个例惩戒提醒学生正视校运会赛场的严肃性等。学校有成文的管理规范,也负有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责任,在此方面进行积极教育引导,当然是有其必要。

也需认识到的是,学校的规则要求与学生的个性表达并非天然对立。规则要求与个性表达并非天然对立,真正成熟的校园管理,是在明确规则的同时,也给青春少年们的个性张扬留出一些空间,留下一段充满欢乐的青春记忆。这个大方向,终究是明确的。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