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计县策
在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腹地,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以协同为桥、开放为帆,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开放链跨区域深度融合,在黄河之滨迸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陈林道 李晨涛
11月21日,在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一颗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芯片正在封装、测试。“这些芯片能扛住极端环境的高电压冲击,可满足航空航天、5G通信、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的高性能需求。”该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介绍说。
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了“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又将北京、深圳的研发优势与三门峡的制造能力深度融合,加速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三门峡芯”品牌。
这种“研发在飞地、制造在本地”的成功实践,正是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内育外引双向发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纯矿物新材料及制品产业集群跻身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项目实现产值翻番,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示范园正式运营,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持续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4年科技支出同比增长20.7%,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42家,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走进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甘肃黄芪、江苏地龙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在这里经过提取、合成、制剂等工艺,实现蝶变。“依托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构建的现代化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我们实现了‘采全国、卖全国’。”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闫占祥说,“让道地药材汇聚于此、优质药品产出于此,真正把‘统一大市场’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获得感。”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依靠项目和企业,更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成立“云端经开”政务服务中心,为项目及企业配备“首席服务专员”,切实实现了“办事不出区、项目专职办”;针对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制约问题,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加快实施源网荷储、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企业用电成本大幅降低,以高效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童表示,该区正深度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聚焦“两高四着力”,全面加强与中部地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在产业协作、要素流通、规则衔接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平台上塑造对外开放优势,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