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沃土育新苗,多元实践助成长。从传统文化传承到安全知识普及,从田间劳动体验到探索天文秘密,连日来,南阳各校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搭建起实践育人的广阔平台,让同学们收获快乐,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促进健康发展。
“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走进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11月21日,“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走进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不断推动“新时代 新征程 争出彩”2025年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光芒照亮青年的成长之路。 这场以“爱岗敬业 崇高奉献”为主题的特殊思政课,将楷模的初心故事与青春的成长困惑交织共鸣,为现场师生烹调出一席直击心灵、浸润心田的精神盛宴。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掌声此起彼伏。此次活动创新思政课授课形式,邀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肖振宇、乡村教师邓亚丹、三八女子疏浚班班长吕效果、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梁海磊等先进典型走上讲台,通过故事讲述、互动交流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开展心灵沟通,让思政教育更具温度与感染力。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围绕职业选择、乡村振兴、坚守力量等话题与楷模深入交流。“楷模们的故事真实又感人,让我明白爱岗敬业不是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坚守。”一名学生在活动后表示。
南阳市第三十九小学校:戏曲进校园 梨韵润童心
11月19日,市“青春护航志愿服务团”走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9小学,举办了一场沁人心扉的“戏曲进校园 梨韵润童心”活动。

舞台上,演员们身着戏服,以扎实的功底、精湛的表演,将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剧情的起承转合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师生看得专注入神,掌声不断,现场氛围一次次被推向高潮。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戏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道德理念,随着优美的旋律与生动的演绎,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南阳市第十五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1月14日,市第十五小学以“和美少年大练兵,筑梦国防向未来”为主题,开展沉浸式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通过升国旗、模型展示、主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让“筑梦国防、强国有我”的种子深植心中。在升国旗、军歌展示环节,六年级学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嘹亮军歌响彻校园;队列方阵展示中,孩子们目光灼灼、身姿挺拔,以昂扬姿态诠释对军人的崇敬与对国旗的信仰。武器模型展示区,学生亲手制作的枪械、军舰、战斗机模型等作品整齐陈列,这些线条利落、造型灵动的作品,凝聚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主题讲座环节精彩纷呈。市航空学会国防教育委员会主任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战斗与飞行故事,点燃全场热情;郑州轻工业大学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飞机飞行奥秘,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我的空天梦”征集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参与,“愿驾战机护长空”等滚烫宣言满是少年意气,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活动最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定格这段意义非凡的国防教育记忆。
南阳市第四十一小学校:星河为媒传科普 校社携手启新知
11月14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1小学校园里星光熠熠,南阳师范学院星缘天文社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星河科普盛宴。此次校社携手的科普活动,以“理论+实操”的创新形式,让抽象的天文知识变得触手可及,点燃了孩子们探索宇宙的梦想。

活动中,南阳师范学院李教授还带来了精彩的天文知识讲座。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将遥远神秘的天文知识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从太阳系的行星运转到恒星的生命周期,从星座的传说故事到宇宙的起源奥秘,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天文科学的魅力,原本抽象的天体概念变得鲜活可感。 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户外观测环节。在天文社同学们的指导下,大家有序聚集在操场,通过专业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当一个个清晰的天体影像映入眼帘,同学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亲身感受着宇宙的浩瀚与神奇,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
南阳市第六小学:实操学消防 平安护校园
11月14日,南阳市第六小学特邀“中国好人”、南阳市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一级消防长刘水清,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安全课”。

讲座中,刘水清以真实火灾案例为切入点,直观展现火灾危害,清晰讲解预防要点;同时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步骤、消防头套佩戴方法等实用技能。同学们踊跃上台参与实操,在专业指导下快速掌握操作要领,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此次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操训练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师生的消防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校:非遗瑰宝进课堂 文化传承润童心
日前,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7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进课堂活动,通过捏糖人、画糖画、扎蚂蚱等传统技艺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伊始,老师们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与技艺特点展开讲解。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了解糖画、糖人、草编等传统技艺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课堂上,学生们专注聆听,积极参与讨论,对非遗技艺表现出浓厚的热情。在实践环节,老师们现场展示了糖画制作技艺。将熬制好的糖浆在石板上快速勾勒,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便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尝试,从捏制糖人到编织草蚂蚱,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
南召县马市坪乡西大庄小学:“百草园”里播下“五育”的种子
“老师,这土松得像蛋糕!”“你看这种子,小得像芝麻粒!”日前,南召县马市坪乡西大庄小学的一群小学生的身影活跃在百草园里,正把新翻的泥土当成“课堂”,把播种的动作变成“课本”。

“别急着撒种子,先看这垄沟——咱们量的40厘米宽、10厘米株距,可不是随便画的!”郑晓菲老师蹲在田埂边,指尖点着刚拉好的红绳,“株距够宽,菜苗才能‘住得舒服’,这和你们写作业留空隙是一个道理!”陈韵皓举着小铲子凑过来:“老师,我算过啦,这垄能种50棵苗!刚才翻土的时候,我胳膊都酸了,现在才知道种地还要‘算数学’!”量行距、算播种量时,学生们拿着卷尺凑成一团。看着横平竖直的垄沟,同学们小声感叹:“原来种地也能这么好看,像画出来的一样!”课程结束时,学生们围在自己种的垄沟旁,“等开春,这土窝里就能长出绿芽啦!”王亚轩同学扒拉着泥土,眼睛里亮得像盛了星光——这片田垄里,不仅播下了种子,更埋下了五育融合的成长期待。
来源:南阳日报 南阳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 南阳晚报 南阳微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