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许昌11月24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通讯员 康晓灿)近日,在河南省禹州市范坡镇姚召寺村,近60名工人忙着晾晒辣椒。“现在政策好,支持种粮大户,我的工资都是现结,日子过得很踏实。”村民李自强笑着说。
李自强的“踏实”,离不开种植大户朱桂香的稳定经营,更来源于金融“活水”的及时注入。
“我流转了1800亩土地,种植丹参、辣椒等特色农作物,曾一度因流动资金短缺犯了难。工人等着发工资,要是断了档,没人愿意再来。”朱桂香说,让她没想到的是,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禹州农信联社”)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仅3天时间就批下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朱桂香的经历,是禹州市以金融服务赋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禹州市创新推行“驻村包干+网格覆盖”模式,将全市26个乡镇(街道)细化为67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属“金融服务专员”,专员们每周用4个半日深入村组农户,了解村民家庭经营、资金需求等。同时,在村头巷尾张贴“客户经理公示牌”,让村民遇事能第一时间找到“金融管家”,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截至10月底,禹州农信联社已为该市21.46万户家庭完成授信,授信覆盖率达81.4%。越来越多像朱桂香这样的农户,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金融“活水”不仅要“流得到”,更要“流得准”。禹州市围绕“八大产业”转型需求,组建60个走访工作组,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紧扣地方产业特色,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布局信贷资源,让资金精准流向最需要的产业环节;督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聚焦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组织开展“金融‘活水’润‘三都’”专项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推介多元化信贷产品,精准满足市场主体金融需求。禹州市以“精准施策”为主打出的金融“组合拳”,将资金精准滴灌至田间地头、产业一线,激活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